环县国庆中秋揽客36.6万人次 实现旅游花费超2亿元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环县文旅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该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统计,10月1日至8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6%,创历史新高。环州故城景区成为最大热门,累计接待游客近17万人次。
双节期间,环县精心策划推出了涵盖文化演艺、非遗体验、科技展示、美食品鉴等15项特色活动,为游客打造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假日盛宴。
在文化演艺方面,新落成的环州大剧院成为文旅新地标。经典舞剧《丝路花雨》首次在环县上演,连续三场演出座无虚席。该剧以敦煌壁画为创作蓝本,通过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敦煌舞姿,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陇剧《大河东流》作为创新之作,也在这个假期“回娘家”演出,连续两场赢得观众满堂彩。“没想到在环县能欣赏到如此高水平的演出,舞美效果和演员表演都很专业,完全超出预期。”来自西安的游客张先生观看后赞叹不已。
科技与传统交融的无人机表演成为夜间亮点。连续三晚,300架无人机在环县夜空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画卷,飘扬的国旗、“祖国万岁”的祝福、展翅的和平鸽,以及宋塔、景福门等环县地标建筑图案,还有代表着环县特色产业的羊群和苹果造型,将现代科技与地方文化完美结合。
非遗体验活动同样丰富多彩。环州故城内设置了多个皮影戏表演点,每天轮番上演经典剧目,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非遗工坊里,游客可以亲手体验皮影制作、香包刺绣等传统手艺,深入了解环县深厚的文化底蕴。
美食活动也引爆了味蕾狂欢。节前新开设的敬业路小吃街与环州故城美食区相得益彰,举办了环县首届美食烹饪大赛,集中展示了羊肉系列、小杂粮等地方特色美食。同时开展的丰收节系列活动,通过农特产品展销、民俗表演等形式,展现环县农业农村发展新貌。
农文旅深度融合成为本次假期最大亮点。环县创新推出“文化引流、旅游承接、农业变现”的发展模式,组织全县20个乡镇及重点农业企业在环州故城设立展销区,将优质农特产品、手工制品直接呈现在游客面前。各乡镇干部化身“带货主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热情推介环县羊肉、小杂粮、苹果等特色产品。
“我们的羊肉深受游客喜爱,这几天销售额比平时翻了五倍不止。”环县环州故城一羊肉馆负责人吴平高兴地说。许多游客在品尝完美食后,还会购买真空包装的羊肉、杂粮礼盒等特产带回家。
为保障游客体验,环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交通方面实施“三重免费”政策,县城6路公交免费乘坐、城区停车场免费开放、景区观光车免费接驳。在环州故城景区的三个停车场及环州大剧院地下停车场,志愿者们热情地为游客提供指引服务。
“从高铁站到景区全程免费,还有志愿者贴心指引,这样的旅游体验太舒心了!”来自四川的游客王女士带着一家老小,对环县的旅游服务赞不绝口。
此外,环县还在高速路口等重要节点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点,发放旅游导览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服务。各大景区都增加了志愿服务人员,确保游客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环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谷昊晟表示,通过这次假期实践,我们深度实践了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文化、旅游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打造更多精品文旅项目,推动环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