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宁县:春剪桃枝正当时 科技赋能“黄金果”

  • |
  • |
来源:宁县融媒 作者:王勇 方芳 发布时间:2025-03-13 10:39:56
分享到:

春意渐浓,在宁县新宁镇井坳村黄甘桃园里,剪枝声此起彼伏。管护人员手持剪钳穿梭桃林,疏枝、定型、除病,一派热火朝天的春日农忙图。宁县黄甘桃不仅承载着千年贡果的传承使命,更通过科技革新与精细化管护,为“黄心肝儿”注入了产业振兴的新活力。  

“桃树三分管,七分剪。粗枝不结果,细枝挂果多。”井坳村支书马刚手持剪钳示范修剪技巧。据他介绍,春季修剪是桃树管护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疏枝,既能优化树形、增强通风透光性,又能减少病虫害,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

黄甘桃是宁县地方名优特产,因肉质细密、味如蜜糖,唐宋时期便为宫廷贡品,却一度因品种混杂、技术滞后濒临消亡。为守护这一“舌尖上的遗产”,宁县自2005年起启动保种工程,历时15年筛选出宁黄1号、宁黄18号等11个优良品种,并建成300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为了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井坳村还积极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桃脯、桃罐头等系列深加工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如今,昔日的“濒危果”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黄金果”。 

近年来,井坳村以桃园为纽带,持续打造“采摘观光+休闲旅游”模式。村副主任李克勤说:“桃园是村上的主导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桃花盛开时,桃园已成县城周边热门打卡地。”未来,该村还计划建设冷链仓储、农旅综合体,推动“一季赏花、三季品桃”的全季产业格局。 

从濒临衰败到重焕生机,宁县黄甘桃的“逆袭”之路,是传统农业向科技化、品牌化转型的生动缩影。修剪刀下的精益求精,全生长周期的科技赋能,产业链上的创新突破,共同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甜美图景”。正如枝头待放的花苞,这片桃园承载的不仅是丰收的希望,更是一方水土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