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合水县西华池镇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 |
  • |
来源:合水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安 发布时间:2025-02-18 10:10:25
分享到: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乡村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合水县西华池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核心目标,将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的“金钥匙”不断培育壮大,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进一步筑牢了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

9c060387382146c1b009d24d40070611.png

春节过后,大地回暖。近日,记者走进西华池镇师家庄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一片繁忙景象。种植户贾俊杰正与工人们穿梭在大棚间,熟练地采摘着蘑菇。2023年,贾俊杰抢抓机遇,在师家庄村承包了10座大棚,开始种植平菇,产量近18吨,纯利润近20万元。贾俊杰告诉记者2024年平菇的产值有20吨左右,纯利润30万元左右,2025年准备再种植20万菌棒,产值大概有30吨。

32ef47d421cd4b5392edc15922bead0f.png

2a414a56253d419bba1cf3b0ce1f833a.png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近年来,西华池镇积极探索富民产业发展新路径,把培育多元化的食用菌产业作为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关键着力点,投资1200万元,流转137亩土地,建成3座连栋日光温室和50座单体镀锌钢架菌棚,建成了全县首个百万棒级食用菌生产基地,吸引了多家企业入驻,平菇、榆黄蘑、香菇、木耳等各类食用菌在这里蓬勃生长。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与此同时,西华池镇还大力扶持奶羊、肉牛养殖产业,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群众投身养殖行业,真正做到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师家庄村党总支副书记丑海臻说:“过去一年,师家庄村食用菌基地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奶山羊存栏量3200只,苹果年产值1000万元左右,实现村集体创收36.28万元,为全村300多人解决就近就业,实现增收。”

b963f82a1d2548be8f285084d03fc1ac.png

近年来,在西华池镇严沟圈村养殖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引擎。目前,村里已发展5户养殖大户和21户家庭养殖户,养殖产业助力养殖户增收超过80万元。同时,严沟圈村立足村情实际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持续壮大塬面苹果、川区瓜菜等特色产业,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幸福感也节节攀升。

西华池镇严沟圈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国说:“2025年严沟圈村产业发展计划还是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在段家咀新建一个种兔养殖基地,同时引进瑞雪矮化密植苹果栽培。4月份准备建设萝卜干加工车间,鼓励群众种植白萝卜并回收进行加工,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38779192244a4764b4a5c9fe9deead8d.png

近年来,唐旗村另辟蹊径,搭乘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的政策东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拥抱数字经济,成立了“唐Q大队”助农工作室,注册专属商标,并与多家物流网点合作,让苹果、碱水豆腐等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出乡村、走向全国。同时还成立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吸引186名社员加入,入股资金达35万元,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新媒体”的模式,唐旗村成功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此外,唐旗村盘活闲置资源,新建共享农场、剪纸非遗小课堂等6处体验点,精心打造集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亲子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大景区,让乡村不仅有“产业美”,更有“生态美”“人文美”。

如今的西华池镇,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不仅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源。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西华池镇正朝着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目标大步迈进,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