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2016年接待游客近69万人(次) 收入突破3亿元
2016年,庆阳市镇原县抢抓“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按照“文化旅游产业必须突破突围”的要求,积极推进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接待游客6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5亿元。
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上,镇原县牢固树立“全域旅游”新理念,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来抓,创新培育“文化+旅游+服务”等新型产业,积极推进信息、绿色、住房、旅游休闲、教育文体、养老健康“六大消费工程”,以发展“红色旅游”和“黄土民俗风情游”为主线,以“一驿一带一城、三池三山三寺”为中心,深度开发建设,将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建设作为弥补“文化大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短板”和旅游扶贫的重点突破性工作来谋划推进,按照“规划一步到位、适度超前,建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规划,胡氏文化产业园建设和“三池”景区开发启动实施,书画产业基地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茹河川区文化旅游黄金通道已具雏形。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和旅游服务质量,该县积极开展旅游主题宣传,利用重大节会,加大推介力度。参加了2016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在“ 5.19”第五个中国旅游日,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平面媒体等现代传播媒体进行集中宣传,加大推介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力度,不断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进行招商宣传,精心论证储备招商项目21个17亿元,出台专项优惠政策,精准对接招商,成功引入黑龙江大庆市绮美经贸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开发建设北石窟驿站和上善若水体验两个运营板块,引入省煤田地质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亿元,整体开发“三池”景区。组织参加了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单位上门招商活动,并建立起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旅游安全格局,在更深领域、更深层次上为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服务,创建符合要求的安全监管服务模式,进一步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旅游市场。
与此同时,该县利用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依托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景区建设项目,建成了太平镇柳咀行政村专业旅游村一个,面积1.17平方公里。完成一期征地534亩,山体绿化造林5000亩,河堤护岸工程1070米和1800方景区上水工程,景区水利、路网、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当地的生态环境、交通条件、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并按照“景区+农家”的模式,以景区景点为依托,鼓励茹河川区群众包装农家庭院建筑,发展农家乐,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全县扶持发展农家乐31户,新增乡村旅游就业人员500多人,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效益,形成了景区与农家互促共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