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速度”稳步发力县域经济“头羊现象”凸显——庆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全域旅游工作纪实
当年征地拆迁,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入营运。
客流量,旅游收入,拉动县域经济都达到了庆城历史之最。
庆城县,既无水路,又无铁路;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可就这样一个地方,自古就是商家驿站。近年来,庆城又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陇东乃至全省乡村民俗全域旅游新样本。2016年庆城县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旅游文化综合收入10.9亿元,一度被人们誉为“庆城速度”,成为庆城极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新名片”。
聚力谋逆袭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逆水前进面前,庆城县没有选择“集体猫冬”,而是奋起“苦练内功”。他们把危机作为“倒逼”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寒冬”中积蓄能量,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去年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342个,完成投资125.2亿元,增长8.5%。围绕“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建设,坚持把大办工业作为扩大经济总量,加快产业转型的主要举措,深度内挖,积极外引,全年实施工业项目3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新增规上企业2户,累计达到28户。
项目建设如何得以快速推进?
“我们将四大班子县级干部混合编组,推行“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和“六包”推进措施,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庆城县委书记葛宏告诉记者。
庆城针对自身缺乏大项目带动、可用财力不足、民生项目难有大突破等一些实际情况,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涵盖全县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对于这些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全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瓶颈,力争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记者看到,在每个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办公室里,都挂着一张项目规划图。对于图上各个项目的建设情况,每个人都了如指掌。县长梁世刚说,“为加快项目的前期推进,改变了以往打电话、催审批的工作方式,主动上门到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衔接,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这种“驻点式”加“挂图作战”的工作方式,已在各个项目建设中得到了推广。对重大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服务,使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做到了政策落实零折扣、优质服务零距离、优化环境零干扰。全县上下迅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5+2”“白+黑”已然成为了工作新常态。
庆城县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大提速,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强化绩效管理,提高办事效率。每周二定期调度,县政府常务会月中进行专题研究,县委常委会月底听取汇报,对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大小矛盾和问题进行梳理和交办,跟踪问责,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各项目单位坚持24小时“三班倒”,倒排工期,加班加点,使32个重大项目都比合同规定的时间提前落地建设,以“洪荒之力”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广栽梧桐树 引来五湖四海金凤栖
“要坚持‘四服务’原则,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落地建设、生产销售创造便利的条件。”县委书记葛宏在2017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说。
良好的投资环境对项目落地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庆城县完成重点项目收储土地3000多亩,城区面积拓展到8.2平方公里,实施北五里坡、城墙周边、药王洞、南门片区棚户区改造,妥善安置搬迁群众1965户,为全县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用地保障。
庆城县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和产业定位,围绕城市开发建设、农业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探索出了产业链招商、园区整体招商、驻庆城企业内生外联、在外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创业、利用油田闲置资产招商等六大招商模式。以油田装备及油田服务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跟踪上下游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配套企业,形成“项目群”“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化程度。庆城县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实行重点招商项目“直通车”制度,推行工商注册“一表通”、基建项目“一表制”等做法,开设绿色通道。庆城县还积极采取措施规范企业收费,按政策规定可以减免的一律减免,有规定标准的一律按下限收取,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遍栽梧桐树,引得八方“凤凰”竞相落户凤城。2016年以来,庆城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带领10多个招商引资团队,从天山脚下到闽南鼓浪屿,从青藏高原到天涯海角,从云贵高原到东北渤海湾,充分利用“一会一行”“全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兰洽会”等招商平台,对外广泛宣传推介庆城。2016年累计招引各类项目67个,签约资金57.4亿元,同比增长29%,占2016年全市签约项目的一半以上。京酿食品、众行电动车、醋头醋文化产业园、医养结合康养院、中晶城市广场、天然气调峰、河北微聚、方裕果蔬、林园盛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竞相落户庆城,建设体量大、推进速度快,重大项目呈现“井喷”式局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显现。
吹响集结号 撬动文化旅游新引擎
7天,能做什么?
在庆城,却打通了一条“旅游观光通道”。
2016年8月,我们驱车沿着薰衣草庄园景区公路一路前行,只见公路、路灯、喷泉等建设已经全面启动,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水、电、路建设的征地拆迁仅用了7天时间。我们了解到,薰衣草庄园景区公路建成后,县城到薰衣草庄园的车程从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现在的15分钟。
薰衣草庄园建设项目是该县2016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去年3月份进行前期工作,8月20日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并对外接待游客,截至10月21日,短短两个月共接待游客达31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 445 万元,成为聚集人气、宣传庆城的一张靓丽名片,刷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庆城招商引资纪录,造就了凤城发展史上新“速度”。
“依托人文资源和产业特色,把全域旅游作为后发赶超的新业态、新产业,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环境保护、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充分放大‘马太效应’,先人一拍、快人一步,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品位发展路子。”县委书记葛宏说。
2个月,征迁1965户。
拆迁工作是天下 “第一难”,然而,庆城县医养结合康养院、庆州古城·药王洞民俗文化村、南门周礼广场等重大项目却能够全面铺开。为何能够在短短两个月时间攻克这一难题?
庆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梁世刚给出了答案:“一方面我县征迁补偿标准高,资金兑现快,另一方面全县党员干部改作风实,方法活。”
决不让先迁者吃亏,也决不让后迁者占便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该县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抽调150多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划片成立了七个征迁组,因户因人施策,并把县直公职人员及亲属、社区党员等群体作为征迁工作的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推动了征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这些仅仅是庆城县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古城墙加固保护、南门周礼广场、梦阳文化景区等“古庆州历史再现工程”和芡子沟水库、山水凤城、新区综合管廊等重大项目推进迅速,特别是药王洞民俗文化村、薰衣草庄园等项目实现了“当年征地拆迁、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入营运”,创造了新的“庆城速度”。
新春时节,走进庆城县,各个项目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塔吊林立,随处都可以看到火热的建设场景,感受到的是全县上下谋事、想事、干事的空前热度。
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有效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组组大数据,见证着庆城转型跨越大发展,也见证着广大干部群众逐梦小康的不凡追求。当前,庆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提速换挡的 “黄金加速”期,活力庆城、养生庆城、旅游庆城、生态庆城这些美誉正响彻大江南北,全县上下正以高效务实的“庆城速度”向庆城经济社会的二次腾飞全速迈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