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危改”让贫困群众圆了“安居梦”

  • |
  • |
来源:镇原县外宣办 作者:镇原县外宣办 发布时间:2017-03-09 21:18:00
分享到:

  当前,“梦”,成了人们口中的高频词,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人民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对于镇原县郭原乡王沟圈村的张彦飞来说,能够拥有一座新房子就是他最大的梦想。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年迈体弱多病,张彦飞这个梦一拖就是十几年。
  2016年,对于张彦飞一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终于圆了他的“安居梦”。
  说起他的“安居梦”,张彦飞道出了其中的酸楚。以前,由于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加之交通不便,就连找媳妇都成了梦,几年下来,相亲不少,却都夭折在了看家道的路上。去年,通过县乡实施的危窑危房改造项目,张彦飞一家终于搬出了偏僻的塬边窑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康农宅,水泥路也延伸到了家门口。邻里近了,人气旺了,他的婚事也定了下来。
  “如今,条件变好了,父母年龄大了,我也不外出打工了,就准备在家里发展养殖产业,这样一来不仅在家门口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呢!”张彦飞笑着说。
  实施危房(窑)改造重在“精准”。近年来,镇原县认真落实省上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强力推进贫困村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确保所有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把8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主战场,以解决经济最贫困、住房最危险群众的基本住房安全为前提,按照“先危房、后旧房,先窑洞、后平房,先困难、后一般”的总体思路,依照危房鉴定标准和贫困类型,通过“农户申请、村组评议、乡镇审核、县上审批”的流程,筛选危改农户,倒排改造顺序,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确保应改尽改,不漏一村一户。
  谈起危房危窑改造,镇原县马渠乡三合村王文可谓是受益最大的,王文说,2016年县上实施危房危窑改造项目,自己不仅住上了新房子,政府还补贴了1.35万元。“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这么好,不但盖房有补贴,农机购置、种粮等都有补贴,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原来我们住的是窑洞,出行靠走,通信靠喊,吃水靠驴驮人担,地是‘滚牛洼’,产量就更谈不上了。发家致富就像是个梦,不饿肚子才是目标,好多人都没有走出过大山。”王文高兴地说:“如今,政府为我们村上通了水泥路,打了小电井,‘滚牛洼’变成了‘宽展田’,通上了三相动力电,住上了新房子,家家户户看上了卫星电视节目,这一切都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啊!”
  在实施危房危窑改造过程中,该县还把群众所需的水、电、路以及致富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不仅要把基础条件差、最急需、最困难村的贫困群众“搬出来”,还要通过产业发展解决群众安置后的生产生活问题,改善贫困山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据了解,该县2016年新修通村公路234.5公里、村组砂石路820公里,新增安全饮水人口1.97万人,改造低电压村组108个,发放精准扶贫贷款8.14亿元,培训劳动力6万人次,输转劳务13.4万人,实现收入28亿元,实施危房改造15701户、移民搬迁747户,全县6万多群众住上了“新房子”,全县7219户、30171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