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封山育林管理的思考
近年来,市上出台了利用七年时间对宜林荒山再造一个子午岭的政策,目标宏伟,措施得力,效果斐然,但是由于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影响,我市封山育林工作暴露出以下几点问题:一是资金不足。政府部门的资金扶持较少,护林员报酬较低,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影响封山育林工作的发展;二是补植跟不上,封区效果不够理想。部分地区还存在重封轻抚的传统观念,对封区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认为完成封山所有的工作就完成了,补植跟不上要求,导致封区内林木分布不够均匀,树种结构不合理,降低生产力;三是配套措施不到位,封区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由于封山禁牧工作主体不明确,管理人员缺乏有效手段,处罚无票据、无手段,大量羊群入林破坏新造苗木,严重影响幼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四是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水平滞后。从当前我市的工作情况看,对封山育林工作仍然不够重视,对其效果认识不够,导致封山育林工作进展慢,而且效果也不够理想。
封山育林工作是投资少、见效快、迅速恢复和培育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多措并举开展封山育林工作。一是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封山禁牧条例,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对封山育林工作的重视程度,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财政部门配套工作经费,完善配套措施;二是加强法制化管理,配强管护人员,制发执法证件和票据,市、区、乡、村、组五级形成合力,加大执法力度,保证苗林培育工作健康发展;三是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群众对山林的保护意识,以及对封山育林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盗伐林木、挖掘中药材等毁林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显著提高森林植被蓄积量和覆盖率,加快森林天然更新速度,减弱水土流失程度,树立典型,加大宣传的效果,提高全社会对封山育林工作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封山育林工作的治理力度,加大护林队伍的建设力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同时要加大对林地的管护及补植补造,并加强中幼林抚育,落实目标责任制,落实目标责任人,严格奖惩制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