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培育优势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镇原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来抓,以农民“五变”为导向,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彻底“换穷业”、“摘穷帽”。
镇原县遵循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将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衔接起来,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订单帮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了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
镇原县屯子镇陈畅村果农畅维泽有20年“果龄”,是远近闻名的“果把式”。在发展苹果产业上,他悟出的心得是:“我选择种植苹果,一方面是优越的地理条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2016年,我家的14亩果园产了6万多斤苹果,虽然市场行情不好,但收入也达到了16万元。”
近年来,镇原县把苹果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来抓,以工业化方式培育苹果产业,以企业化模式管理苹果示范园,全力培育壮大苹果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2015年,镇原县苹果累计留存15.2万亩,苹果年产量8.4万吨,产值3.5亿元,贫困户累计栽果建园5500亩,贫困户人均果业收入245元。
政策扶持是培育产业发展的沃土。镇原县通过建基础设施,抓技术培训,做产品推广,引资金活水等方式,给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上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镇原县上肖乡路岭村村民刘粉英家里有三个孩子上学,经济来源单一。2015年,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后,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改变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将原来的果园改建成牛棚了。“现在,村里通上了水泥路,商贩都上门收购牛了,资金不足可以找互助资金协会,今年,我家仅养牛这一项收入了2万多元。”刘粉英高兴地说。
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各类精准扶贫劳动技能培训150多场(次),培训贫困劳动力15000多人次,发展专业养殖村30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1个,215个建制村实现了沥青路、水泥路全覆盖。
在市场培育上,镇原县依托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和企业,积极培育电商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网点,通过开展农产品加工、包装和注册认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抱团发展。目前,全县有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级服务站13个、村级服务点118个,有电商网购网销企业68户、物流配送企业或团队25家,开办各类电商网店1188家,电商从业人数达到4800多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