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镇原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8亿元

  • |
  • |
来源:镇原县外宣办 作者:王瑾 发布时间:2017-01-19 18:02:00
分享到:

  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开建,书画一条街一期工程建设完工,以原峰山、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景点为基础的历史再现工程开始打造......镇原县文化产业快速推进的喜讯频传,在这背后,还有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2016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达1.78亿元。

  文化是镇原的靓丽名片,也是独特优势和潜在资源,怎么做才能把厚重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呢?

  镇原县抢抓“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有利机遇,坚持“突出特色、高位规划、项目引领、产业联动、凸显品牌”原则,大力实施“精品研创、产业提升、人才培育、文物保护、文博会展、文化共享”工程,加快书画产业基地和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着力打造书画之乡、王符故里、丝路通衢、人文镇原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打文化牌、唱经济戏,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

  刚刚参加完第三届庆阳剪纸创作大奖赛不久的李会叶告诉记者,原来剪纸对自己来说只能在农闲的时候拿出来熟悉熟悉手法而已。“现如今,政府搭建的平台很多,只要有机会,就能展示本事,这次我获得了二等奖,农活也成了我的业余生活了,2016年,仅剪纸这一项就有了近万元的收入。”李会叶高兴地说。

  镇原县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朝阳经济”来发展。该县通过创新培育“文化+旅游+服务”等新型业态,着眼培育消费热点,积极推进信息、绿色、住房、旅游休闲、教育文体、健康养老“六大消费工程”。以“一驿一带一城、三池三山三寺”为中心,深度开发建设,建成北石窟4A级文化生态旅游区、“三池”、胡氏文化博览园、书画产业基地等景区,带动潜夫山、鸡头山、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等主要景点开发建设,与延安、南梁、周祖陵、崆峒山等景区相串联,融入陕甘宁革命老区黄金旅游经济带,构建大旅游格局,促进旅游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特色农业、乡土文化深度融合,让镇原成为乡村旅游最佳选择地。

  目前,该县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现已累计完成投资5.56亿元,书画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开展了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新入驻优秀文化企业10家,入驻企业达到41家,累计接待游客65.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2.91亿元。

  “在目前多数领域投资增速下滑时,文化投资增速却一枝独秀,这是未来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潜力点。而且,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传递镇原新声音的硬性需要。”镇原县文化广播影视局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