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互助资金助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西峰区是省级“插花型”贫困县区,农业基础条件脆弱,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均发展缓慢,为了实现2015年整区脱贫的目标,西峰区15个联村县级领导及16个行业部门、7个乡镇、15个贫困村的主要负责人立下了整区脱贫“军令状”。在这纸“军令状”上,道路、饮水、住房、产业等关乎农民“衣食住行”的16项内容都成了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在2015年这一年的时间,西峰区全区上下共铸一心,打赢了这场扶贫攻坚战,完成了既定的整区脱贫目标。
摘掉了“穷帽子”,西峰区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致富奔小康。
想要致富,就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缺少资金成了许多农户最大的难题。家住西峰区彭原镇赵沟畎村的杨永礼,自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以来,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帮扶下,家里的生产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通到了自家厨房,家里也通上了动力电,然而看到村里有的贫困户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而且还搞起了种植产业,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杨永礼看的十分羡慕,经过不断的向人求教、外出考察,他发现养殖肉猪是一个发展前景很好的项目,但是搞养殖就需要投入资金,缺少资金成了杨永礼的最大的难题。
让杨永礼欣喜的是,为有效缓解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生产生活中资金短缺问题,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西峰区以组建扶贫互助协会为抓手,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动员贫困户及种养大户积极入股提高自我发展、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加强业务指导,在满足社员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使扶贫互助协会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形成良好的运行监督机制,确保发放的每一笔借款在农业生产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有了资金,我很快就能搞起养殖产业,再加上不断学习养殖技术,以后我还能扩大养殖规模,这日子想不红火都难”。拿到从扶贫互助协会借的款后,杨永礼笑呵呵的说。
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启动后,西峰区大力推行“村党支部+协会”扶贫互助资金,通过“银行+政府+农户”的运作模式,借助“产业+扶贫”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致富能人的带头作用,将村级互助资金作为推动扶贫开发项目后续发展的“助推器”,扶持农户发展舍饲养殖,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扶持农户发展种殖产业,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有效地解决了扶贫产业扶持资金、贫困户发展启动资金紧缺的瓶颈问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