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四个转变”推动卫生体制改革上台阶

  • |
  • |
来源:正宁县外宣办 作者:师正伟 发布时间:2017-01-08 21:15:00
分享到: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正宁县进一步深化“315”改革模式,药品价格明显下降,医德医风持续好转,有效解决了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发展方向由“以药养医”向“公共服务”转变。推行基本药物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和零差率销售,严格落实按病种支付方式,打破了以药养医机制,卫生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超服务能力接诊的现象从源头上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下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重心逐步转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10所,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74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新增医疗设备50多台,为乡镇卫生院配备120急救车10辆,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2016年新农合补偿群众17.9万人5914万元,药品零差价销售让利群众631万元。

  服务理念由“医疗为主”向“均等服务”转变。深入实施1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服务范畴,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全县122所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销售目录药品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目录药品使用率达100%;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更加合理规范,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20%左右,群众就医费用明显降低,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管理模式由“经营性”向“公益性”转变。不断健全政府投入、医疗业务补偿、卫生项目支持多元化经费补偿机制,加大医疗为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和医疗设备采购投入力度,医务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有效解决了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短缺的问题,确保了公益性卫生事业的全面开展。对基本药物采购计划、集中采购、统一结算、按期支付进行统一监管,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基本药物配备率达85%以上。采取医保合同制管理、单病种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机构分级费用限额等办法,有效控制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

  工作方式由“坐等求医”向“上门服务”转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转换服务方式,健全服务机制,广大医务人员走出单位,积极开展上门服务。2016年采取“派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办法,培训乡村医务人员1500人次,累计为23.5万人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6%;组织开展“健康沙龙”315场次,建成健康知识文化墙250多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260个,发放健康工具包14560套,开展“健康工具包”使用培训235场次,开展“健康教育大巡讲”等活动300场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