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庆阳市初步形成入库纳统协调配合机制

  • |
  • |
来源:庆阳市统计局 作者:邹丽娟 发布时间:2025-05-26 10:30:33
分享到:

近年来,庆阳市政府深入推进“五转”工程实施,各行业主管部门立足主业,协力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统计指导、企业申报”的工作机制。全市“企转规”入库稳中有进,2024年度规上企业累计入库142户,比上年度增加79户,截至2025年5月底新增入库数量全省排名第6位。

一是部门联动,形成数据共享机制。年初,市统计局编印《统计调查单位入库工作指导手册》500余册分送市县(区)及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信、农业农村等行业主管部门培训授课,对其行业领域责任分解、入库标准、入库资料和流程及行业界定等进行深入交流,通过培训,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入库业务;市统计、工信、商务、住建等部门互通信息,整合成册,分行业建立完善了“2025年上半年培育库”,圈定了86户重点培育对象(“拟入库”企业62户、“拟入库”大个体24户),为部门培育入库确定了“靶心”;对照《关于做好服务业企业倍增工作的通知》,利用“五经普”底册,全面梳理达规和临规企业和大个体,按行业反馈,为服务业培育库建立了“蓄水池”。

二是专班推进,形成自主申报机制。针对西峰区商贸单位在库数量与其作为全市区域经济消费中心不匹配的现状和商贸大个体普遍存在因入库增加税负和工作量申报意愿不强的问题,商务、税务、统计部门成立工作专班,以市场监管和税务部门单位信息和税务数据为链条对临规大个体实际营收情况开展全面核实,对表入户,点对点开展宣传和引导,推动其完成自主申报。2023年以来,大个体累计入库达到62户(2022年末在库仅为2户),为全市三产营收“应统尽纳”提供有效补给。

三是动态调度,形成项目督导机制。随着“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工程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庆阳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推进全市数字经济项目“统全统准”,确保数字经济项目投资100亿以上,统计部门联动项目主管单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把脉项目进展,破解睹点难点,常态化调研督导,建立了“双百亿”目标项目督导工作机制。

四是开展评价,形成部门包抓机制。市统计局与数字经济局齐动,核实在庆注册数字经济类公司及产业单位,专题汇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形成高位推动,市政府办印发函件,将128户高成长性法人单位分解至各部门实施包抓(市场监管、国资委、人社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审计局、水务局等),开展“一对一”扶持,形成“问题交办-跟踪落实-结果反馈”闭环机制。同时,进一步明确将规上数字经济类企业培育成效纳入全市数字经济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并定期开展通报。

五是现场培训,形成跟踪指导机制。为确保新入库企业尽快在联网直报平台“产数”,全面真实、依法依规上报统计数据,统计部门分别对每月新增规上企业开展上门服务,结合案例宣讲《统计法》所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2个不得”(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现场培训联网直报实操流程,解读重点经济指标要素及印证凭证,对联网直报的上报时间、环节、注意事项进行系统说明。同时,对易事特数字装备制造(环县)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燧弘智创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入库瞪羚企业全要素、全流程跟进服务,指导企业规范报数、健全台账、加强统计管理,夯实统计基础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