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紧盯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实现开门红
庆阳市水保局紧盯省市确定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坚决扛起陇东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定方向盯目标,争项目扩投资,抓建设促治理,强监管护生态,优环境提效能,火力全开,“八个聚焦”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确保今年水保工作第一季度“开门红”,实现“全年旺”。
一是聚焦协调调度抓治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总结水保领域工作质效,定方向、明目标、抓调度、促落实,坚持部门协同推进,将年度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和100平方公里塬面治理保护任务分解到县(区),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协调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定期调度,确保全年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不折不扣完成。
二是聚焦质量进度抓建设。提早对接施工企业,做好2024年项目扫尾工作。开展2025年塬面保护项目和除险加固及老旧坝提升改造项目财政预算审查、项目招标工作,确保2月底完成项目前期,3月底全面开工建设。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新建淤地坝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年度计划下达后及时组织招投标并开工建设。切实强化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各县(区)全面履行法人职责,选派懂技术、会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蹲点跟班指导,抓实技术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质量、定奖罚”责任制。成立分片包抓督导小组,实行“月督导、季调度、年总结”的台账式管理,确保水保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实现水保工作“全年旺”。
三是聚焦审批执法抓监管。针对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水保知识培训,明确生产建设单位承担的水土保持责任,按照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生态脆弱区,全面落实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措施。督促生产建设单位,立足各自行业特点,认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强化“三同时”制度和水保措施落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重点围绕方案落实,后续水保设施维护、补偿费缴纳等方面,加强部门协同执法,开展联动检查,充分运用“绿黄红”三色评价机制,落实重点监管、责任追究或信用惩戒措施,全面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四是聚焦体系建设抓监测。明确水保体系建设监测方向,加强项目定点监测、专项监测、长期监测,利用监测科学数据支撑水保工作,提升水保工作成效。持续抓好全市5个水土流失监测站点运行管理,加快环县和合水县2个国家级站点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积极推动正宁县、华池县2个省级站点优化建设,组织开展9个塬面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成效跟踪监测和9个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性监测,形成专题监测报告,为全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五是聚焦机制创新抓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对试点单位进行调研,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广扩大,年内全市争取开展1-2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配合做好淤地坝“四变”改革成果利用,助推全市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灌溉示范工程。抓好机制创新,积极发展低空经济,利用无人机等技术开展淤地坝选址、建设、管理等。充分利用“东数西算”工程,抓好智慧水保建设,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六是聚焦项目谋划抓规划。坚持早动手、早谋划,加强与县(区)沟通调研,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全市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精心编制“十五五”全市水土保持规划,科学制定“十五五”时期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谋划一批高标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力争“十五五”期间全市水保项目投资达到10亿元以上。借鉴西峰区清水沟小流域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水土流失治理。
七是聚焦项目落地抓招商。专题研究招商工作,继续全员招商,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指标,开展周调度月通报,扎实推进数字经济一体化招商工作,坚持水保业务与数字经济招商两手齐抓,“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全员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进一步拓宽渠道,加大对接力度,力争今年新增对接企业达到100户以上,签约企业达到30个。紧盯签约企业落地,加强沟通衔接,全程跟进服务,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力争落地项目达到5个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亿元以上。
八是聚焦隐患排查抓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迅速组织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各类工程安全隐患,全覆盖开展一次危险源动态辨识和风险再评估,落实各项安全管控措施,确保在建水保工程和淤地坝安全运行。(撰稿:王毓)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