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被命名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自2016年全国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创建活动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美丽农村路·助圆小康梦”为主题的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0个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庆城县入选。
建养并重、畅安齐抓,实现了首战告捷。
近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庆城县按照“新建与养管并重,畅通与安全齐抓”的思路,坚持把解决农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作为扶贫攻坚的“先手棋”,把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作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精心谋划部署,稳步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庆城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123公里(高速29公里、国省道164公里、县乡村道930公里),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通畅率达到100%;累计完成投资5150万元,治理安全隐患道路96条870公里,其中治理完成一、二级隐患410公里,三、四级隐患460公里。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做到了组织保障有力。
庆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将其作为政府一把手工程来抓,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全县通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成立了公路建设领导小组。一年来先后召开汇报会、现场会18场(次),建立了约谈问责制度,落实了“五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逐级细化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整体联动、重心下移、合力抓促的工作格局。
精细排查,精准施策,实现了科学有效治理。
庆城县围绕农村公路路面沉陷、防护栏、警示牌、防护岸、滑坡等安全隐患,组织各乡镇和交通、交警、安监等部门定期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做到一患一档、动态管理。在道路隐患治理上,按照“先评后治,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明确隐患等级,因地制宜,分类整治。特别是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事故高发”等险路险段,优先规划,挂牌督办。近2年来,庆城县共治理公路隐患6730处,设置波形护栏18.6万米、钢筋砼护栏8500余米,凸面反光镜1186面、标志标牌3810面,道口标注7600根,路面标线15600平方米,确保了群众安全出行,有效减轻了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
开拓思路,多措并举,破解了资金瓶颈制约。
庆城县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按照县财政收入的3%,足额落实县级养护资金1200万元,用于养护安保工程,并通过整合以工代赈、“一事一议”、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全部捆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特别在资金使用管理上,严格按照“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要求,对项目资金拨付实行专项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不被挤占、挪用。
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
全面建立了“县有养管站、乡有养管所、村有养管室”的三级管理网络,并启动县有路政员、乡有协管员、村有信息员、路有养管员“四员联动”管理模式,聘用农村公路养管员100名,严格实行分段分片承包制和“六八”巡查制(坚持每周不少于6天,每天不少于8小时);同时,积极发挥广大群众参与管理作用,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做到了人人有路管,路路有人管。在工程实施上,庆城县大力推行安全设施与项目建设“四同步”机制(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同使用),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施工技术规范、招标投标制度,严把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各个关口,向社会及时公示整治目标、施工时间、完成时限,主动接受大众监督,确保了每个项目都建成群众的放心工程,满意工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