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油田用行动呵护碧水蓝天
“地上草木多,地下油唱歌。荒滩变绿洲,清泉山涧鸣。”在董志塬上、马岭川道、环江河畔,长庆油田采油二厂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和谐生态的务实之举在陇东大地多点开花。
近年来,采油二厂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工业美学理念应用到油田现场管理中,开发过程全面实现油、气、水密闭集输,采出水回注和固体垃圾集中处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启动碳汇林建设工程,积极改善黄土塬生态环境……每一项举措都着眼于守护“青山绿水”,实现了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厘清责权,找准症结,油田开发从“求发展”走上“求生态”之路
采油二厂生产区域横跨三县一区,管理着10个油田、67个开发区块,涉及县级、乡镇级水源保护区30个。目前油区内已建成各类站点200多座、油水井6200余口,油水管线4000余条近7000公里。家大业大,管理难度更大。尤其在《新两法》颁布实施和石油需求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油田开发从“求发展”走上“求生态”之路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复杂、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和遍布百里油区的各类油、气、水管线,怎样发力?怎样出拳?怎样把生态油田建设好?这一系列问题成为该厂不得不面对的考题。“如果不把生态环保的‘欠账’补起来,发展和生存将会面临极大的挑战。”这是该厂管理者的共识,尤其随着生态文明推进,对管道占压腐蚀、原油伴生物处理、工业生活垃圾回收等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也给该厂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彻底解决各类安全环保隐患,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和谐生产,该厂严格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和新《环境保护法》,先后制定了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等多项制度措施。这些制度、方案和文件成为建设绿色生态油田的“指示灯”、“加速器”。一是“三废”专项整治。着力整治废水、废液、废弃及油泥等固体垃圾处理,采取建固废厂集中回收、应用新工艺变废为宝降低安全环保风险。二是管道隐患专项整治。借振兴发展“东风”,大力开展管道隐患治理,对腐蚀、占压、跨越、沿河等各类存在环保风险的管道采取更换、改线、加固等方式消减管道破损带来的环保压力。三是绿色生态油田建设。将工业美学理念应用到生活基地、站库单井,花园式建站;按照“子母井场组合”的产建思路,减少土地征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碳汇林建设,恢复植被,助力绿色生产。从“要产量”到“要环保”,从“求发展”到“求生态”,一场建设绿色油田,构建和谐生态的“绿色风暴”在陇东百里油区徐徐展开。
二、顶层设计,稳健布局,绿色油田建设从“画中饼”变为“盘中餐”
作为石油开采、集输、处理过程中伴生的含油固体废物,含油污泥的堆放、掩埋或者不当处理,不仅会污染土地、污染环境,更是安全隐患的“藏匿之所”。“环保优先、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是始终未变的工作方针,2015年该厂投资3000万元建成年处理量6400立方米的陇东油区含油污泥处理厂。系统采用机械调质离心技术,把含油污泥处理为含油率低于2%、含水率小于60%的泥土。同时,可回收油泥中80%以上的原油资源,彻底消除含污油泥对油区环境造成的污染,真正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效果,进一步促进油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随着近年来该厂产建规模不断扩大,伴生的钻井、试油废液合理“安家”成为制约发展的难题。为给试油废液找到更好的去处,该厂在南梁午86区块和镇468区块建成试油废液集中处理点,采取“沉降+过滤+杀菌+微生物”的处理工艺,使“污水”转变为“清泉”,重新上岗利用。目前,该厂已建成了26座原油采出水处理厂,完善配套采出水站11座,更新注水管线192公里,注水井井筒治理162口。采出水环保隐患大幅度消除,环保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提升。
作为原油生产企业,该厂90%以上生产现场、生活基地遍布陇塬山峁间。远离城镇,没有市政排污系统可依托的偏远井站,生活污水的“去向”成为油田建设的难题。2015年以来,该厂按照“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售后服务到位”的总体思路,采用具有“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用来浇灌生活点院内绿化植被、菜园和院坪洒水降温降尘,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基层一线生活污水处理排放问题,而且实现变废为宝,产生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对于原油采出水,该厂采取二级除油+二级过滤处理工艺,通过回注井回注到地层,采出水回注率均达到100%。
针对管网老化、设备陈旧、效率低下等诸多安全环保风险问题,该厂大力开展管道隐患治理,从管道占压、管道泄漏、管道悬空、穿跨越隐患等四方面开展排查,对574条452.8千米的隐患管道进行治理。同时,对蛟一综合站等10座高风险低效率站库的进行关停,建设拦油坝、漫水桥等环保应急设施,有效消除环境风险。特别是陇东采出水治理和华联站迁建2项重点工程的全面投运,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和风险防控水平。
在绿色油田建设过程中,采取栽种云杉、苜蓿、油松等苗木恢复井场植被;种植乔灌木、花卉打造花园式绿色长廊;充分利用闲置空地种植季节性蔬菜和建设蔬菜大棚等手段,不断提高绿化面积,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据了解,近三年来,该厂先后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50项绿化项目,对油区井场、站点、油区道路和周围环境进行生产环境绿化,使生产区绿化率达到90%以上,绿化油区荒山15万平方米,油田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作为国有企业,该厂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环保行动。2008年,庆阳市与油田携手,先后投入1亿多元用于油区生态环境绿化,计划利用10余年时间,在庆阳共同建设百万亩中国石油长庆“碳汇林”,进一步改善油区生态环境。
三、重心下沉,持续加力,油田建设既要“真金白银”又要“绿水青山”
截至目前,采油二厂西峰油田燃气发电机组自投运以来累计回收利用伴生气近5000万方,发电量约1.4亿度,实现了环保与效益双赢。而在过去,这些油田生产伴生气除了供热其他基本都是外排或者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环境也带来一定影响。为使废气“变废为宝”,该厂积极参与“气化庆阳”工程建设,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先后在西峰油田、马岭油田、华池油田建设轻烃厂,采取井口套管气定压回收、增压点油气密闭混合输送、接转站油气分离输送等技术,实现了伴生气全过程密闭输送。伴生气输送到轻烃厂,经过净化处理后变成清洁能源,其中干气用于油田生产、生活用气,液化石油气供应庆阳市及周边千家万户,通过综合利用,伴生气已成为企业和当地老百姓眼中的“香饽饽”。在产能建设过程中,为缩减土地征借,减少植被破坏,采取“大井场组合,子母井场拆分”的井场组合模式,根据地质坐标筛选井场时,尽量做到远近兼顾,中心辐射,力争平均单井场组合8口井以上,实现“集约式”建产,减少土地征借,将油田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降到最低。仅2016以来,通过井场优化组合,减少土地征借240亩,相当于节约用地380个“篮球场”,累计节约投资1920万元,实现了降控投资与环境保护双赢。
周祖陵碳汇林、教子川碳汇林、午86林缘水源保护区、马岭东沟水源保护区……如今,陇东百里油区处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一部部高耸入云的钻机、一台台红白黄色彩艳丽的抽油机、一处处花园式的井场、大大小小银白色的储油罐、墨绿色的储水罐,构成了一幅现代化石油工业文明的壮丽画卷,让人感受到油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之美。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