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重部署 抓重点 推落实 促整治 庆阳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圆满收官

  • |
  • |
来源:庆阳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07-09 15:30:49
分享到: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庆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相关活动要求,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这一主题,扎实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良好氛围,全市各级各方面共同奏响“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曲,确保此项活动圆满收官。

一、既重“高位谋划”又重“全盘推进”。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安全生产月”期间,主要负责人分别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要论述2次,市委书记专题调研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市长专题研究安排安全生产工作2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对“安全生产月”活动作出批示,要求“要精心组织实施,务必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其他市政府领导,按照《市政府领导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职责清单和2024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根据分管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督导调研和研究安排。各县(区)结合实际,党委政府均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题学习、专题安排、督查检查等。市安委办、市应急局聚焦制约全市安全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结合全国、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制定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5大类13项重点活动,活动按照“市级统筹安排、分级分层推进”的原则开展,实现上下贯通市、县、乡(镇)“三级”,横向联动市、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延伸至中省驻庆、市属有关单位(企业)“全覆盖”参与模式。

二、既抓“关键少数”又抓“全员参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121次,市、县两级安委会及安委会成员单位组织专题学习会350余场,各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组织学习解读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安全科普、警示教育等活动1732场(次)。紧盯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五大“宣传对象”,通过“线上+线下、授课+互动、体验+引导”相结合方式,开展“五宣五进”活动,在全市范围营造全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良好氛围。“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共组织“五宣五进”活动1890场(次),集中宣讲576场(次)、专题辅导264场(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公开课”“大家谈”“班组会”等学习活动589场,观看《安全生产 责任在肩》警示教育片68次,共涉65万余人参与。通过各级各单位媒体转发“答题+视频+直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参与指南”1584次,引导全市公民积极参与网络知识答题活动,联合市融媒推出“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专栏,制作发布宣传海报、宣传视频16次。

三、既推“规定动作”又推“创新活动”。在全国、全省隆重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之际,6月1日,“庆阳新闻”播报全市“安全生产月”重点工作,市安委办、市应急局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制作“专家讲安全”访谈节目即日通过电视和新媒体同步播出,为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吹响了启动号角。6月14日,“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中,我市以群众喜闻乐见、互动性强的方式设置宣传咨询区、安全体验区、展板展示区3个区域,强劲将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输入公众心间。“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应急管理暨综合行政执法知识竞赛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以及335场(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286场(次)应急实战演练等,将“两个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重要理念和实战能力根植于干部群众心中。同时,环县组织的“环州故城杯”书画征集活动、正宁县组织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第一责任人安全倡议承诺”活动、庆城县开设《庆城应急安全教育》栏目、宁县收编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推动基层安全宣传教育形成新的有力声势。

四、既促“专项整治”又促“隐患治理”。“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各级各方推动当前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落实,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和燃气、电动自行车、预防高处坠落、“拆窗破网”等专项整治,通过交叉互查、专家诊断,重点对煤矿、石油天然气、危险化学品、工矿商贸、培训机构等行业领域开展执法检查,检查企业131户次,发现隐患问题705条,立案处罚6起,罚款27.7万元。聚焦居民小区、“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场所的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开展执法检查,检查仓储物流、商超市场、学校等422家,发现隐患678处,整改隐患637处,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34份,临时查封单位6家,责令“三停”单位8家,罚款13.77万元,“拆窗破网”107家,畅通生命通道274家;持续开展生命通道集中整治,督促学校、养老院、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拆除防盗窗等障碍物12088㎡,引导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主动整改,真正让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