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常态长效 全域参与 多点发力
——庆阳市财政局以高质效的财会监督助推高质量发展

  • |
  • |
来源:庆阳市财政局 作者:高迎礼 发布时间:2024-03-27 14:42:44
分享到:

今年以来,庆阳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把财会监督作为财政工作的重头戏,不断理思路、建机制、强措施,将监督工作嵌入财政收支、预算绩效管理等各项财政工作之中,打造财会监督新高地,提升财会监督工作质效,稳步推进财会监督工作走深走实。

一、高点站位,以党建引领淬炼监督队伍

始终秉持“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财政工作既是业务工作,更是政治工作”的理念,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组织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财会监督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强化监督职能,配强监督力量,奋力创建五型机关,致力培养六型干部,着力打造财会监督铁军,以高素养、专业化的财会监督队伍和工作落实,切实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建章立制,以制度办法规范监督行为

坚持把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作为规范财政管理的重要抓手,凝聚力量,智慧决策,先后完善、制定17项新的制度办法。其中,《庆阳市财政局财会监督职责内部分工办法》明确了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在财会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实现了监督要常态长效、财政干部人人都是监督员和每项财政业务都有人监督的工作要求。《关于调整市财会监督复核委员会成员的通知》确保了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处置的统一性、公平性、一致性等问题。总之,通过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规范了财会监督行为,进一步发挥了财会监督事前、事中监督优势,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实现由“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巩固了反腐倡廉工作成果。

三、分类施策,以服务大局统领监督工作

坚持把财会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全过程。推行监督+绩效模式,积极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再评价工作,保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效推进;推行监督+内控模式,加强各单位内部经济业务、财务管理、会计行为日常监督,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关键业务、关键岗位风险防范,着力提升内部管理效能;推行监督+内审模式,把财会监督与内部审计工作紧密结合,不定期对局机关及局属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计,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避免“灯下黑”问题发生;推行监督+评审模式,制定《庆阳市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规程》,实行评审计划、评审方式、评审结果全过程监督,提高评审质量。通过多点发力,全面提升监督质效。

四、密切协作,以贯通协同提高监督效率

坚持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一是互相贯通。积极构建“大监督”格局,建立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推动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人大、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实现财会监督“一张网”“一盘棋”开展,切实提高财会监督质效。二是上下联动。一方面,积极配合财政部甘肃监管局和省财政厅各项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市级与国家、省级贯通协调;另一方面,加强与县区财政部门的贯通协调,保障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三是左右协同。市财政局主动对接市级预算部门,坚持定期会商、复核审查、以查促改目标机制,更新转变财会监督模式,突出事前介入、事中提醒、事后督查,主动跟进,积极作为,把财会监督工作要求落实落细。

五、查改结合,以结果运用提升监督权威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一是深入剖析问题。由表及里分析问题的背后是否存在制度方面的漏洞,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检查到点、规范到面、以查促管。二是重视解决问题。在督促有关单位整改问题的同时,将重大问题作为确定监督重点、推动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参考,切实提升财会监督质效。三是开展专项行动。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通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四是强化结果运用。及时将监督检查结果反馈有关科室(单位),并向相关单位通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将监督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资金安排、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