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两型”机关创建>详细内容
归档时间:2023/12/6 8:55:10

聚焦主责主业抓落实 强化担当作为出成效
——市直各部门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 |
  • |
来源:庆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05 08:54:36
分享到: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启动以来,市直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盯住有限目标,解决突出问题”的思路,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重点,以转变干部作风为突破,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在解决涉企涉民难题上下功夫,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市发展改革委聚焦核心职能,提出优化营商环境“一兵五员”(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市场准入的“宣传员”、项目建设的“服务员”、信用体系建设的“协调员”、要素保障的“快递员”、“两型”机关建设的“主战员”)工作思路,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一是严格落实市场准入清单。全面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坚持“一单尽列、单外无单”,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二是持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平庆铁路、西合一级、东绕城、东数西算等重大项目,选派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赴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跟踪盯办、一盯到底,提高项目成功率、资金到位率。三是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高质量、快节奏完成各项支撑性文件报批工作,尽快审批核准、开工建设。在建项目抓进度,对投资体量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突破,抠时限、定进度,将工作量化到具体建设环节,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四是持续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制定印发《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政策一次性告知单》《政府投资项目业务流程图(简版)》《庆阳市发展改革委咨询评估管理办法(暂行)》,对清单所列资料政策依据进行详细说明,一次性告知项目审批要件,方便项目单位申报,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落地效率。五是落实惠企政策。围绕《庆阳市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方案》提出的8方面52项纾困解难措施,实行台账管理和月总结报告制度,按月梳理总结纾困扶持措施实施效果,做好形势研判分析,强化协同配合,协调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回应社会诉求和关切,确保政策有效传导至市场主体,支持企业纾困发展。

市财政局发挥资金保障作用,促进惠企政策落实见效。一是加快兑现各类奖补资金,全面清理应拨付给企业的招商引资、重大投资项目投资奖励、科技创新、人才支持等各类奖补资金及项目配套资金,制定年度兑现计划,按计划分批次落实,目前已下达2022年科技创新资金250万元、“三区”人才资金184万元,兑现正宁、宁县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2021年税收奖补资金132.92万元,兑现企业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奖励7.13万元,拨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人员生活补贴183.34万元947人次,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保障作用。二是落实减费降税政策。精准推送退税减税信息,全面落实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存量增值税留抵税额一次退还、增值税加计抵减、“六税两费”减免、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免征等优惠措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降税减负。三是规范政府采购。制定印发《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政府采购活动实施方案》,严控设置不公平的准入规则,持续推进政府采购公开。严格执行《庆阳市市级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对市级预算单位、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等责任主体,分别明确相关禁止行为,积极推行网上公开采购,创造公开公平的采购环境。

市自然资源局聚焦工业用地审批、供应工作,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一是加快工业用地审批。对工业项目用地优先精准保障,开通重大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做到“即来即办、快审快报”。积极协调统筹购买所需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为工业项目用地报批创造条件。二是加快土地供应。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简化办事程序,企业按规定提交用地申请和报批材料后,及时开展土地征收及用地报批工作,用地具备供应条件后,尽快编制供地方案、发布出让公告、组织网上挂牌交易。三是多种方式供应产业用地。积极探索工业项目“标准地”管理模式,印发《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的通知》,土地出让时带指标公开出让,企业竞得土地后按照告知承诺、先建后验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后即可开工建设。支持各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的新增工业项目按照项目运营周期灵活选择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四种方式取得工业用地,切实降低工业企业用地成本。

市应急管理局从提升服务效能入手,优化简化政务服务事项,规范行政执法。一是提升行政效能,对应急管理部门承办的39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精简申报材料16项、压缩承诺时限10个工作日。实行“容缺受理”,对具备基本申请条件、申请材料主件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先行受理,流转进入审核环节,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二是规范行政执法。依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性措施,对企业非主观恶意、非拒不整改的轻微违法行为,以告诫提醒为主,不予行政处罚。探索实施重大活动安保工作 “三不一少”(不停工、不停产、不放假、少干扰),应尽可能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三是主动靠前服务。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建立专家指导服务工作机制,组织专家服务、远程“会诊”、“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整改隐患,服务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运行。

市统计局加快“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积极为企业提供专业帮助。一是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加强与“四上”企业沟通交流,落实对口服务企业机制,掌握企业经营现状、行业发展走势、统计工作开展等情况,收集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立调研记录和经济预测台账,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统计信息支持。二是强化统计培训精准化。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统计台账,特别针对新开工大项目、新投产大企业,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给予培训辅导,使企业统计员速学速知,准确掌握企业入库入统的构成要素、时间节点,知晓数据填报的流程、规则,提高企业统计分析和研究研判能力。三是优化统计产品。加大对统计资料的精深加工,进一步完善、丰富《统计公报》《统计资料提要》《庆阳统计调查月报》《庆阳统计年鉴》等统计产品,在政府网站、主流新闻媒体及时发布统计数据,做好相关数据的咨询服务,满足社会对统计数据的需求。

市能源局以加快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升企业发展为重点,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提升。一是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将能源类项目申报材料由原来的3件减少至2件、审批环节由原来的4个简化为3个,探索能源投资项目区域化评估审批、模拟审批、容缺受理等模式,除项目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外,不再设置任何前置条件。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深化油田开发“一站式”服务,全力支持长庆油田、玉门油田、辽河油田、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等在庆企业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协调油田用地问题,帮助企业扩能上产;加快煤炭资源出让、整体推进煤矿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压覆问题,推动企业加快开发建设;积极争取陇东至山东特高压项目尽快批复,支持华能陇东能源公司等加快项目手续办理和工程进度;加快庆阳瑞华能源公司启动天然气提氦、制氢以及二氧化碳捕集等天然气化工全产业链项目,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优化“容缺受理”措施,主动靠前服务,紧盯“限时办结”要求,依法压减交易周期,优化服务水平。一是积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全面推行招标采购文件标准文本、工程量清单、造价审计、企业承诺、函告提醒等制度机制,推行公共资源交易诚信承诺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研究制定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案,落实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价格优惠、优先采购等惠企政策,激发中小企业活力。二是提升平台技术防范能力。项目进场受理、公告公示发布、招标文件获取、开标评标、保证金代收代退、中标通知书发放等全过程服务事项线上办理、闭环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优化完善电子见证系统、电子监管系统、大数据系统,提高场内交易行为线上监管能力,确保交易记录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过程留痕、责任可究。三是加强交易市场监管。开展招标采购领域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清理限制性、排他性不合理政策文件,加强各方市场主体场内行为见证评价,实施信用联合惩戒,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虚假投标、恶意竞标、资质挂靠、违法分包转包等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

国家电网庆阳供电公司聚焦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解决“用电难”问题。一是提升办电便利度。全面推广应用“网上国网”APP,实现线上电费账单查询、自主缴费、用电申请、电费发票下载、故障报修等各类用电服务。深化“办电e助手”应用,线上确认签收供电方案、申请云验收、签订供用电合同,实现客户全过程沟通友好互动,最大化地方便企业和用户。二是优化办电环节流程。将低压小微企业办电流程优化为“受理签约、施工接电”2个环节,大中型企业办电流程优化为“业务受理、供电方案答复、竣工检验、装表接电”4个环节。推动电力营销系统与不动产管理系统互通互联,实行“房产+用电”联动过户,提升客户办电便利度和满意度。三是简化行政审批,制定市级审批流程图,将低压、20千伏及以下高压一般电力接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总时限压缩至5个、10个工作日内,行政审批申请“一窗受理”,审批流程用户可在线查询,尽可能为企业降低时间成本。四是提升供电可靠性,梳理摸排供电能力薄弱台区,制定薄弱地区配电网规划,及时纳入配电网建设改造计划,统筹各类停电需求,确保停电范围最小、停电时间最短、停电次数最少。全面开展低压不停电作业,拓展10千伏不停电作业范围,提升全市供电可靠性,服务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