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严格按照省、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部署要求,依托“城市出形象”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着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打响了清理整治垃圾的攻坚战、歼灭战、持久战,确保环境卫生不断改善、生活文明程度持续提升,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靠实工作责任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及省、市全域无垃圾推进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区上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城市出形象、管理上水平”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纵深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以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美丽新西峰为目标,制定了《西峰区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10个方面13项整治任务,细化量化整治内容、整治标准和整治时限,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乡镇街办、村组社区调研督查,对整治工作提出要求、定措施,为了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区上成立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层层交任务、压担子、靠责任,全面推行街办主任(乡镇长)包面、科级干部包片、普通(村级)干部包组、保洁人员包路段的“四包”责任制,形成了任务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各部门、各乡镇街办结合实际,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坚持把整治与保持并重、宣传与引导并举,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对公路、河道沿线,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地段环境进行严格整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二、丰富载体,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群众
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刷写宣传标语、设立宣传牌、召开群众会,全方位、深层次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累计召开群众动员会500多场(次),刊播新闻稿件73件。依托“党性锤炼日”活动,周五下午组织机关领导干部、乡镇村组党员干部深入城乡环境整治的薄弱区域,合力攻坚,开展卫生清扫、垃圾清运、柴草清理,扩大了活动影响力,统一了群众的思想行动。区直各帮联单位依托双联行动,组织邦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帮助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扬正气,形成了城乡结对、干群携手的工作局面。针对群众不良生活习惯难改变的问题,各乡镇街办采取组件城乡环境整治志愿者服务队、创建美丽庭院等方式,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群众“前面讲后面倒”的现象明显减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品生活习惯不断改善,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三、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整治“脏乱差”顽疾
面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面广、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吗,区上坚持“先干净、再整洁、再美丽”的原则,有步骤、有侧重地对“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着力打造山清水秀、舒适优美、生态文明、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
一是以精细化为向导,抓好重点区域整治。围绕202省道、西合公路、庆西公路、肖显公路、西巴公路“六条线路”,加大力度、聚焦突破,率先实行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综合运用整理、清理、改造、迁移、绿化等办法,把公路沿线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线。同时,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和河长制,以样板示范路为带动,把整治重点向西长凤高速公路、村组道路、河道沿线延伸,改善公路、河道沿线风貌。今年以来,全区共整修行道树14130株,整修树畦1172公里,清理河道26公里,整修河堤2公里,清理河道垃圾53吨,封堵河道排污口13处,关停非法采矿7处。
二是以“三堆”清理为重点,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坚持以“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为抓手,按照“清垃圾、拆破墙、整三堆、种花草、涂外墙”的思路,强化四级联动,动员群众参与,组件保洁队伍33支800余人,逐村逐组全面清理柴草堆、土堆和粪堆,实现庭院卫生整洁、人畜生活分离,柴草物料堆放整齐。下实手整治水源周围、集镇内外、学校周边、塬边咀梢、田间地头等区域长期积存的垃圾堆、废旧农膜和长期露天流淌的生产生活污水等各类面源污染,农村环境面貌有了实质性改变。引导公路沿线和安置点农户按照村庄规划,建设围栏式小菜园、小花园,打造了一批“花园型”美丽庭院。对显胜乡毛寺村、什社乡文安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农宅墙体进行涂白改造,形成了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风格,为油菜花节和郁金香节举办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以“城市出形象”为目标,抓好城区环境卫生整治。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城市出形象”作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西峰的主抓手,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整体形象。以整治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散装物体拉运、城郊结合部为重点,将城区划分为64个单元网格,明确管理主体,创新管理方式,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干净、整齐、畅通、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面貌。截至目前,共治理巷道30余条,清理店外经营1800户,清除小广告1万余处,规范夜市摊点2000人(次)。同时,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加大污水混接乱接现象处罚力度,完成了城区污水管道摸排,清理堵塞管道2.6公里。
四是以垃圾点建设管理为根本,抓好污染源头整治。为消除环境整治易反弹的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了“乡级垃圾填埋场+村级垃圾收集点+组级垃圾暂存点”的整治模式,有效缓解了乱扔乱倒、乱堆乱放问题。区上把垃圾填埋场建设与“一事一议”项目相结合,对村组主干道沿线两侧、沟边咀梢等区域进行科学选址,每个村建成1—2个垃圾收集点,每个组确定了垃圾暂存点,定期收集清运。对现有的垃圾收集点标明垃圾倾倒口,引导群众定点倾倒,进行规范化治理,构建了以“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为主的垃圾处理网络。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新建乡镇垃圾填埋场23个,设置垃圾集中对方点238个,垃圾收集点340个,发放户用垃圾箱(桶)900余个,清理生活垃圾7000余吨,清理工业、医疗、石油工矿、建筑垃圾5500余吨。
四、加强督察,探索机制,推动政治常态化
牢固树立“环境整治也是政绩,环境好也是工作好”的理念,探索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形成了一套从日常督查到整改落实到激励约束的环境整治工作机制。一方面,由监察局、考核局、城管局、农村工作部等部门对各乡镇街办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周督察、月通报、季评比,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各乡镇街办建立了微信公众群,及时交流工作进度和经验做法,并逐村逐社区开展检查评比。截至目前,区乡两级共开展专项督查26次,下发督查通报13期,发放整改通知单225份。另一方面,将区委、区政府两面电子屏作为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的“成绩单”,实行督查结果“红黑榜”公示制度,对工作扎实的进行红榜表扬,对“脏乱差”问题突出的晾晒照片上黑榜进行曝光,累计公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情况31期,红榜表扬105次,黑榜曝光53次。 (西峰区文明办 徐昀璟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