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华池:深挖红色基因 打造新时代廉政教育高地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16 11:04:00 浏览次数:

 

  近年来,华池县立足南梁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以“南梁廉政教育馆”“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省、市廉政教育基地为载体,创新打造“一核两翼”廉政教育矩阵,推动廉政教育基地建设与红色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为全县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注入强劲动能。

  红色铸魂 擦亮南梁廉政文化品牌

  近期,来自华池县柔远初中等五所中学的800余名师生从华池县列宁学校出发,途经闫洼子四十二烈士墓、刘懋功将军墓、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南梁廉政教育馆、南梁革命纪念馆、“两点一存”主题广场等,徒步总里程7.2公里。从列宁学校徒步至“两点一存”广场,这一路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回溯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征途。

  奏国歌、献花篮、默哀、重温入团誓词,全体人员以崇敬之心表达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在南梁廉政教育馆,大家聆听“半个元宝”“五个鸡蛋”等清廉小故事,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立党为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在“红飘带”主题公园,师生们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在闫洼子四十二烈士墓、刘懋功将军墓前,大家聆听了烈士事迹并默哀。

  “今天的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烈的付出和牺牲,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将这种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华池县柔远初中学生白东林深情地说。

  依托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梳理出南梁时期“刘志丹是清官”“半个元宝”“五个鸡蛋”等20余个廉洁故事,为了让廉政教育更接地气、入人心,华池县创新推出“红廉教育矩阵”。每年清明、“七一”等节点,上万名干部群众在南梁廉政教育馆参与沉浸式教学。

  据统计,今年以来,在南梁廉政教育馆,党员干部、群众、学生接受廉政教育共220余批次,覆盖3.7万人次。

  法治固本 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内涵

  “马锡五审理‘封芝琴婚姻案’时,顶住压力维护妇女权益”“边区法官下乡办案自带干粮,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讲解员结合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刻阐释了革命年代司法工作者“脚上沾泥土、心中守底线”的廉洁品格。“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展板前,参观者络绎不绝,感悟红色法治文化中“严管就是厚爱”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华池县深挖马锡五“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的司法理念,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打造“廉政+法治”教育品牌,将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申报为市级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参观浮雕、微缩景观、马锡五深入田间地头办案的复原景观、观看马锡五断案、依法治国专题片等方式,增加互动交流场景,推动廉政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据统计,该馆建立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团体900余批次,覆盖党员干部超6.5万人次,将廉洁司法理念融入田间调解、就地普法的具体实践,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系紧“廉洁扣”、筑牢“防腐墙”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赋能 构建全域廉政教育生态圈

  “红色历史可听可感,革命精神可触可及。”日前,在南梁“乐教於兹”红色研学实景VR体验馆现场体验的一名游客感慨道。

  华池县坚持“教育+”理念,将两大基地与县域发展有机结合,将廉政教育生态圈向基层末梢延伸,以“两馆”为核心孵化乡镇“廉政教育实践站”、村社“廉洁文化大院”,形成“县有廉馆、乡有廉廊、村有廉墙”的全域覆盖网络。

  与此同时,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上线《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清廉之风》《马锡五审判方式:群众路线的生动践行》等清廉微视频,全网点击量超5万次;将红色廉洁文化融入“乐教於兹”红色研学实景VR体验馆,实现了红色研学从“课堂”到“现场”、从“说教”到“体验”的转变,开发制作剪纸、年画、布袋等清廉文创小产品,积极营造宣廉、倡廉、展廉的浓厚氛围。

  “廉政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润物无声的生态革命。”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双馆+”模式,拓展廉政教育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融合场景,让“南梁红”与“法治蓝”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清廉底色。(张建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