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小沙棘变身“致富果”
近年来,华池县结合山区实际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沙棘产业,沙棘不仅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且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当地实现生态致富“两不误”。
进入九月,华池县的沙棘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一串串黄灿灿、沉甸甸的沙棘果挂满枝头,粒粒清亮,宛如金色的海洋。记者来到紫坊畔乡刘坪村看到,村民们正忙着在山间采摘,到处都是一派丰收景象。白春宝是紫坊畔乡刘坪村村民,这几年,每年秋收后,白春宝便开始上山剪沙棘枝,然后拉到沙棘收购站进行销售。
紫坊畔乡刘坪村村民白春宝说:“我们每年9月份左右沙棘果就成熟了,我们这儿沙棘林量也大,一个人每天基本都能采收100多公斤,公司给的价格比较好,一个人一年采收好一点,能收入到一万来块钱。”
沙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采摘时间和方式也有很多讲究,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在现场给群众们进行了培训,保证群众们采摘沙棘不破坏其营养。
华池县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司经理黄九龙说:“华池县的沙棘受气候的影响,每年基本上就是在霜降以后,现在华池的大部分的沙棘没有成熟,如果没有成熟的话,沙棘果糖度和酸度都达不到公司相关的要求,然后对它的营养成分也有影响,同时它里面的这个沙棘籽没有完全成熟,影响了沙棘整体的出油率。”
沙棘属落叶性灌木,是耐寒、耐盐碱、耐风沙的先锋树,2007年华池县大规模种植大果沙棘通过这一举措提高植被覆盖率,阻挡风沙,从而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沙棘的附加值,华池县引入沙棘深加工企业,甘肃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可生产沙棘原浆、果油、保健胶囊、茶叶等精深加工产品。公司每年大量收购当地沙棘果,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华池县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黄九龙告诉记者:“随着我们公司这几年的不断发展,目前我们公司沙棘原料生产的产能是8000吨,今年公司计划原料收购要达到6000吨以上,今年的价格我们初步定的是一公斤在两块五以上,所以今年我们也提倡华池县域的各位老百姓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沙棘园林采摘收过程中,公司也保证对华池县区域的所有的沙棘原料做到应收尽收。”
沙棘种植产业,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华池县也通过科技赋能,让沙棘产业正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科技化的转变,沙棘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金色名片”。
华池县工信局副局长边宇冰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沙棘基地46.3万亩,建成沙棘茶园1020亩,丰年沙棘枝果产量1.5万吨。华池县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县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年生产沙棘饮料、沙棘原浆、沙棘油、沙棘茶等产品5000余吨,产品远销上海、广州、重庆等大中城市,2023年企业产值达6000余万元,沙棘产区的群众通过采茶、采果户均可增收一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计划依托资源优势,继续将沙棘列为全县的主要造林树种,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原料,也将加大与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院校的合作,研发新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培育、农民增收、国土绿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