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庆阳骄傲!他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12 21:12:00 浏览次数:

  7月29日

  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表彰了397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100个全国退役军人模范单位

  80名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

  其中

  甘肃讯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党支部书记、会长

  张保华

  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以下视频来源于

  陇东报

  张保华: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心有灯塔 路有方向

   

  张保华,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讯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党支部书记、会长。

  

  双目伤残 退役不忘军人本色

  1979年10月,年仅16岁的张保华参军入伍,成为原兰州军区守备二师炮团的一名士兵。入伍后,他吃苦上进、勤学肯干,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无线电兵、汽车兵。

  

  可是,在一次外训野营拉练中,张保华负责运输刚刚列装的榴弹炮,晚上,其他战友都住进了帐篷,可他因为不放心装备就躺在草丛里过夜。第二天早上起来,张保华觉得全身发烫,部队卫生员给他测量体温,发烧已达41摄氏度,但为了完成任务,他吃了两片退烧药后就继续参加演练。

  

   

  到了第6天,演练结束回到军区后,张保华终于支撑不住,后经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和同仁医院的专家会诊,因为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他的视觉神经烧伤萎缩,视力只有0.02。

  

  军旅生涯戛然而止,张保华的心里很难过,他遗憾地结束了自己的军旅梦。1983年12月,张保华被认定为三级革命伤残军人,退役后被安置在原庆阳地区邮电局工作。

  

  张保华从乡村邮递员做起,因为看不清投递地址,他让父亲用毛笔将地址写在桌面一样大的牛皮纸上,让同批退役的战友带着他一个村一个村地分发,别人一个小时能完成的工作,他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完成。

  

  后来,考虑到张保华的实际情况,单位又给他安排了锅炉工、门卫、通信员等比较轻松的工作。由于视力的原因,他当锅炉工的时候看不见锅炉门,衣服和鞋子经常被烧出窟窿;当门卫的时候看不清来人,他将大门关闭,只留仅能通过一人的小门。

  

  就这样,张保华在邮电局工作了13年,他从不给别人添一点麻烦。虽然大家都对他的工作很满意,但性格要强的他却觉得自己的实际困难太大,这样下去只能成为单位的累赘,于是下定决心离开,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

  艰难创业 热心公益暖心助人

  1998年,张保华辞去工作,用房产证作为抵押,贷款7万元,凭借当过通信兵和在邮电局工作的经验,他创办了通信器材经营部,主要销售电话机、电线等。客户要求试铃声,他就等到晚上打烊后,一个人摸索着,为客户试验铃声。

  

  2006年,张保华还清债务,注册成立了甘肃讯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具有保密资质的通讯企业,规模逐年扩大,年销售额近千万元、盈利80万元,累计上缴税金200多万元。

  

   

  公司运营步入正轨后,经营情况越来越好,张保华最想做的就是为社会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虽然患有眼疾,但他心里想的都是生活困难的人。从领到第一个月的54元抚恤金起,他就没舍得花,一直存在银行里。

  

  1996年,还在邮电局工作的他,得知单位要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他立即将攒了13年的抚恤金取出来交给单位。当时,他的家里除了抚恤金,没有其他积蓄,家人都不同意,张保华便说服家人:“咱们家的困难都能逐步解决,但山里的孩子要是上不起学就耽误了前程。”

  

  多年来,他组织慰问老红军战士、“两参”老兵100多人次,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2008年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万元、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2010年向庆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残障儿童捐款1万元;2011年向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1万元;2020年为我市31名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每人捐赠笔记本电脑1台,价值11.45万元;2021年捐款12000元支援河南防汛救灾……多年来,张保华累计捐款捐物达150多万元。

   

  在他的持续捐助下,一批社会困难群体摆脱困境,270多名特殊教育、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

  不忘初心 凝聚力量服务社会

  长期做公益,也让张保华深感个人能力有限,需要动员更多力量参与进来。于是,他积极发动企业和优秀退役军人,于2020年5月成立全省首家爱国拥军促进会——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并担任会长。

  

   

  在张保华的带领下,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事务机构、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作用。他动员社会企业向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捐助法律读本6万册,协助组织法律宣传活动,向广大退役军人和社会各界宣传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法律政策,引导他们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大力推行“老兵服务老兵”工作机制,发挥促进会会员熟悉退役军人的优势,协助开展退役军人信访接访、政策解读、思想疏导1500余人次。

  

  如今,庆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发展会员单位80余家、会员达700多人,不仅成为越来越多退役军人的“暖心之家”,更成为“红色之家”。

  

   

  张保华还积极投入红色历史挖掘和红色文物的保护工作,投资30万元,跑遍山西、陕西、宁夏等地,搜集红色历史图片1300多幅、实物300多件、军功章90多枚,并邀请省市党史专家设计展室、整理布展,建成了庆阳市红色教育和爱国拥军教育基地,先后接待学习团体和个人3000多人次。组织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赴中小学校和会员企业讲红色故事100多场(次),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历史,接受红色教育。

  

  退役30多年来,张保华始终心向光明、向阳而行,自强不息,胸怀温暖书写人间大爱,用残疾的身体为他人撑起了一片天地,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人生华章。2020年荣获“陇原最美退役军人”“庆阳市模范退役军人”称号。2021年被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作为庆阳这片红色土地上生活成长的退役军人,张保华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军人,我要继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基因,永葆军人本色。”他用实际行动为自己和他人点亮了灯塔,展现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血性和品德。

  


 

  来源:陇东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