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㉔丨西峰区后官寨镇:新风沐乡野 文明建新功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5 19:49:00 浏览次数:

  一项项有力举措破除乡村陈规陋习,一个个典型模范带动群众见贤思齐,一场场文化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今年,西峰区后官寨镇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后官寨落地生根。

  “文明实践”倡树文明新风

  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好乡贤”等评选;组织志愿者为五保老人打扫房间、捶背梳头、餐叙聊天;开展“送新春祝福 书龙年祥瑞”迎新春书春联送万福活动、“龙狮共舞闹新春 社火耍出幸福年”社火汇演、“学雷锋精神 树时代新风”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宣讲课堂等活动……全镇上下,弘扬社会新风正气,继承发扬传统美德,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后官寨镇依托全镇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合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运用广场舞、快板、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文明活动,让各类文明实践服务精准输送到群众“家门口”。同时,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做到与时俱进,在紧扣时代主题中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整合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文明评选、文艺演出、技能培训……,一场场接地、冒热气,深受群众喜爱的文明实践活动红红火火铺开,也潜移默化滋养着乡村的“精神气”。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真经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既成为移风易俗举措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又使移风易俗成为乡亲们的自觉行动。”王岭村党组织书记李佳谋说道。王岭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约四会”成为了移风易俗的重要着力点。一约即村规民约,四会即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会议涵盖移风易俗的方方面面,在一约四会的加强建设下,红白事简办、禁毒禁赌等思想渐渐深入人心,切实减轻了农村群众人情往来负担。

   

  后官寨镇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组织召开移风易俗专题培训会、推进会,部署相关工作任务并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将移风易俗工作任务逐条分解、逐项落实。指导13个行政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完善了工作台账,将村规民约“软机制”变为“硬约束”,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主动抵制高价彩礼和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宣传倡导”营造文明氛围

  “婚俗改革正当时,移风易俗树新风,今天我来相声讲,传递文明正能量…”这个夏天,文明新风吹遍了全镇的大街小巷,党员群众、文联工作者忙得不亦乐乎,说快板、唱戏曲……后官寨镇持续打好“宣传牌”,推进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为了让群众的精神生活“富”起来、家风家训“立”起来、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后官寨镇在重点区域设立移风易俗、文明乡风、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宣传阵地3300㎡,大力宣传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婚俗文化、农耕文化、家规家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事迹;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后官寨发布全媒体平台,运用广场舞、微视频、抖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街道集市,采取“板凳”课堂、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截止目前,全镇共发布各类信息30余条,发放宣传彩页1000余份。通过广泛宣传,潜移默化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推进移风易俗进入千家万户。

  来源:西峰区后官寨镇

  作者:王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