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镇原县:文明实践让非遗剪纸绽放时代“新韵”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03 14:51:00 浏览次数: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描绘的是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镇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而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剪纸,更是镇原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镇原剪纸技艺历史悠久、手工精巧,是根植于黄土,孕育于民间的艺术种类,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镇原县以剪纸文化为载体,通过扩大志愿服务队伍、营造特色文化氛围、拓宽文化活动对象,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让古老的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太神奇了!”刘女士在带孩子体验了剪纸技艺后发出了赞叹。近日,镇原县博物馆举办了“纸为传承剪出精彩”主题社教活动,文艺志愿者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剪纸技巧,“先繁后易、先主后次、先里后外……”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们很快领悟了剪纸的基本要领,随着剪刀转动,一张张精美的剪纸很快被剪了出来,整个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妙趣横生。

  为打造本土文化供给和传承体系,推动民俗拾忆、乐民惠民,镇原县将非遗传承保护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围绕传承民俗文化、继承非遗匠心,组织优秀非遗传承人走进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通过技艺展示、互动教学等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长效常态开展。

   

  纸间经纬,韵味悠长。为延伸文明实践链条,丰富志愿服务载体,镇原县组织优秀非遗传承人、“三区”人才等文艺志愿者成立了“艺心惠民”志愿服务队,将剪纸技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文明风尚传播相结合,以“三下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进”活动为契机,通过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开展“纸为传承 剪出精彩”文明实践活动20余场,更是将精美喜庆的剪纸作品与古韵悠悠的民族风走秀相结合,探索出“剪云裳”剪纸服装,在庆阳市第五届“金针花”文旅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上荣获金奖,使广大群众在民俗文化浸润中感受黄土情韵,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来源:中共镇原县委宣传部

  

  作者:徐子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