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我的家风故事”展播第9期丨合水县太莪乡王氏家族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18 10:38:00 浏览次数:

  弘扬家族优良传统 助推社会和谐发展

  分享人:郭立

   

  家族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社会群体。家族不仅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内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为人们提供了情感的支撑和内心安全感。此外,家族还承担着传承文化和教育后代的责任。家族的历史、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在合水县太莪乡有这样一个最美家族,那就是王氏家族,今天,我来带大家走进他们的家族中体验一番他们的家族文化。

   

  王氏家族居住在子午岭南麓合水县太莪塬上,历经沧桑数百年,繁衍生息近十代,现有族人109户485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浪潮中,王氏家族以不断自我创新完善、秉承与时俱进的户族自治模式,坚持育人、睦邻、兴家、立世、创业、望族,族人重孝悌、信仁义、温良恭俭、奋发图强,户族敬先祖、爱家国、耕读传家、仁风远播。王氏家族经久不衰、自我发展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自我和谐、追逐梦想的家国情怀,如同一朵璀璨的奇葩盛开在神奇的子午岭畔,更似那一缕醉人的春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沁人馨香吹进了合水的千家万户。

  紧跟时代脉搏,弘扬家族优良家风

  认祖归宗是流淌在华夏儿女精神世界里亘古不变的血脉,更是王氏家族推动户族自治的精神基石。王氏家族其远祖王禅于明初洪武年间由晋中平阳府远徙甘肃陇东,避回匪,经瘟疫,遭年馑,流离失所,历经坎坷,清同治年间始定居于太莪塬。“家无和不兴,族无谱不望”。1983年,第五代族人肇始修建太莪王氏家谱,道明户族根系来由,将户族人口依各亲门支系传承顺序、论辈列序,使族人可依谱查问各自根系脉络,了解先祖创业经历。1998年,王氏家族成立家族理事会,推选户长、理事,重新修订王氏家谱。全族齐心协力,实地访问调查、寻根探源,族谱中凡涉及者,莫不是先后有序、上下有致、脉络清晰、内容完整。特别是经过族人广泛酝酿,遵循国家法度纪律,紧贴时代文明要求,讨论制定了家规、族训、家族理事会章程、家族公约、族人行为规范以及好妻子、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德道家庭评选标准。家谱的修缮、族训的出台,成为指导族人处世立身、约束行为规范的一把“老戒尺”。同时始终坚持落实年会制度,利用每年春节族人祭祖时机,召开年会,总结当年事务,安排下年大事,表彰好人好事,通报批评、规劝教育不遵族规、族训、违反公约的人和事,教育族人常思先祖创业之艰苦,常念耕读传家之根本。族人欣喜的看到,续谱、祭祖、开年会成为王氏户族承载现代社会文明背景下守望的精神后花园,而且有效凝聚了全族的血脉亲情,激活了族人竞向迸发的生活劲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宽阔大道上,王氏家族正在以爱国爱家、遵训守规、明礼诚信、公道正义、扶贫济困、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演绎着春天永恒的美好旋律。

   

  秉承传统美德,孝老爱亲贵在行动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王氏家族自治秉承的第一理念。一是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社会新风尚。每年腊月组织看望慰问本族外嫁的80岁以上老人,送慰问品、送亲情、送温暖。近十年来,共慰问85人次,送去慰问金8000多元,增进了亲戚之间的相互联系,升华了族人之间的血脉亲情。二是建立了功德榜制度。本族德高望重者逝世,由户族理事会送功德匾彰以示纪念,对王建军夫妇、郑秀兰、王振德、李长瑞母亲王女娃等逝世亲人都送去了功德匾。对孝老爱亲的王浩芳、王喜燕、张雪琴3对夫妇给予嘉奖。三是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及模范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每3-5年召开家族年会,表彰奖励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28位,其中6位受到了市县表彰,使“热爱家庭、敬老孝亲,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族风蔚然盛行,以德报恩的事迹层出不穷,传递放大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社会正能量,促进了农村孝老爱亲乡风民俗的广泛传播。

   

  耕读传家立业,崇文重教兴族

  采取立之有本、行之有方、奖励有序的策略,安排赴美留学归来的中山大学博士王成、兰州大学研究生王勇参加隆重的祭祖活动。在家族、亲戚朋友、社会上产生极具正能量的反响,激励了王氏后人勤学乐读,修身明理,奋发有为的志向。目前,族内共考出博士生5人、硕士生15人、大学本科生29人,日渐浓厚的耕读传家风气在太莪乡传为美谈。

  在矛盾纠纷调处中,尊重事实、注重亲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公平公正,十次八次登门进户,直到问题解决。特别注重协调解决个别老人的养老和生活照料问题,对不履行敬老养老义务的族人,动用户族的权威和力量,解决问题;对族内外嫁姑娘出现养老和生活照料问题的,以外家的身份,三番五次上门协商解决。先后调解处理了王振国、王振彦等人的家庭矛盾,解决了王氏姑娘王风英养老问题,调处了王浩瑞、王文化、王海峰等人婚姻纠纷。二十多年调处矛盾纠纷上百例,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族。

   

  坚持扶贫济困,倡导族人互助互爱,主动捐款集物,解决户族活动经费,慰问患病困难家庭。近年来,先后募集、捐款3万多元,解决了修谱、立碑、祭祖、慰问资金问题,看望了患胰腺癌的王浩瑞,送慰问金1000元,看望了患肝病的王浩功、送慰问金700元,看望了患重大疾病和受意外灾害的王振玉、王振黎、王俊梅、王会琴、王丽霞等15人。同时建立好人好事记录簿和不良行为记录簿,并在年会上宣布。积极倡导族人不在公众场所吸烟酗酒,不参与麻将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不做有损祖上英德的事情。这种善行义举,形成了族人相互关爱的风俗,共同向善的德性,奠定了整个家族和谐发展的基础。

  王氏家族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弘杨宗族优良家风的做法,不仅是王氏族人的智慧、力量与精神的延续,也是王氏一门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更是深入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助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