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郝玉玲:手工编织“致富路” 指尖开起“幸福花”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27 22:18:00 浏览次数:

  毛线编织是一种传统且流行广泛的针织艺术,它将各类绒线交叉组织起来,常用于制作衣服、帽子、围巾以及服饰、摆件用品。在环县编织爱好者郝玉玲的手中,各式各样的编织作品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走进郝玉玲的编织店,便看到几位编织爱好者围坐在一起,针对编织针法技巧、色彩搭配、绘样勾图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讨论学习。其中37岁的韩燕已经跟着郝玉玲学习了6年。

   

  今年47岁的郝玉玲,接触编织已经快二十年,乐观要强的她为了自食其力,2005年开了这家毛线店,之后不甘平庸的她又赴西峰学习了机器编织,购买了两台手摇编织横机。经过不断的作品打磨,郝玉玲的织品赢得了业内的赞赏和市场的青睐,一年后,店里就升级了7台机器,8个员工,最多的时候每天接二三十件毛衣订单,年收入达20万左右。

  

   

   

  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中,郝玉玲的编织技术越来越好,经她手的毛衣花样、款式也层出不穷。据郝玉玲介绍,每件毛衣都要经过绘图、编织、缝合、熨烫四道工序,并且必须经她手检查无误才能交付到顾客手中。“现在时代在更新,我们的手艺也在更新,男女老少、美女帅哥,穿衣都讲究了,都想穿的时尚一点,我们在网上、手机上不断地学习,也和姐妹们坐一起经常讨论样式,希望让更多的顾客能享受到我的手艺。”郝玉玲自信的说。

   

   

  平滑的线条、细腻的针脚、传统的绣法、新颖的设计……在郝玉玲的编织店里,映入眼帘的是柜子上摆放着五彩线编织出的靠垫和各式各样的毛线玩偶,茶几上一双双精致可爱的小毛鞋,柜台上一双双精美优雅的鞋垫……这些让店里变得趣味盎然的物件,全出自郝玉玲的一双巧手。

  

   

  “无意中在网上发现毛线还可以织这些小动物,猫、狗、南瓜、还有兔子、各种的毛线玩偶,我就尝试的做,慢慢的发现还能做,县上的姐妹们就过来跟着学,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咱们环县附近的这些妇女基本都学会了,后来结婚嫁娶,家里也都做这些装饰品。”郝玉玲回忆道。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个人,带动一群人。这些年里,郝玉玲用一枚小小的钩针,用一双巧手,创作出上百种毛产品种类,几百件刺绣佳作,编织出美好的生活,钩出温暖的世界。“现在想继续招收几个徒弟过来,免费给教。因为县城会编织的人很少,几乎没有,如果我的徒弟能再开几个店,把毛衣织的让顾客都穿出来,我自己也感觉很有成就感。”环县编织达人郝玉玲说。

  记者:穆小菲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