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华池实践|华池县林镇乡 持续开展警调对接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今年以来,林镇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贯彻落实甘肃省《关于全面推进警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全面安排部署,统筹资源力量,健全制度机制,全面推进综治中心与“警调、诉调、访调”对接实战化,推动派出所与乡综治中心矛盾纠纷信息互通共享,风险联防联控,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强化阵地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警调对接。以综治中心实战化平台建设为牵引,整合数据资料,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围绕婚姻纠纷、家庭矛盾、邻里关系、劳务纠纷等开展排查摸底,充分发挥网格员、民警深入村组的优势,深入推进“警调对接”机制,实现纠纷的快速处理和有效化解,预防“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
创新多元调解模式,开辟矛盾化解新途径。结合“三抓三促”行动、主动创稳行动,林镇乡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作用,坚持警调对接机制到位,化解工作到位。自2023年10月,林镇乡实施坡改梯项目以来,群众反映耕地“一地两证”问题强烈,乡党委、政府及时安排部署,组织乡村干部上门“说情”,民警入户“释法”,通过“面对面”、“背对背”、“借外力”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解,分工负责、协作配合,共同做好调解,力争将矛盾纠纷彻底化解。
密切协作联系,提升警调对接新成效。积极开展“警调+综治”联动共治,充分发挥“警”的优势、“调”的作用,推动实现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多元化解。为有效推动太华公路项目建设,及时根治群众“疑难杂症”,林镇乡成立协调工作专班,抽调经验丰富干部和民警,确保“第一时间”收到警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了解详情,“第一时间”化解到位。截止目前,林镇乡共排查涉太华公路矛盾14起,已调解12起,正在协调处理2起。
下一步,林镇乡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用好“1532”机制,加大基层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将“警调”纳入基层调解、协商民主议事中,真正发挥“三官一律”职能作用,同时结合“八五”普法宣传,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开展法律“十进”活动,进一步培养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