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华池县南梁镇:坚持“1234”工作法 厚植文明新风“沃土”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9 18:31:00 浏览次数:

 

  南梁镇坚持“党建引领+移风易俗+群众自治”工作模式,以“1234”工作法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厚植文明新风“沃土”,让除陋习、树新风在全镇蔚然成风。

  坚持党建引领一个中心。将移风易俗工作与党建统筹结合,坚持党委带动,制定印发《南梁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方案》、《南梁镇治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方案》等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要求和方法等,为推进移风易俗提供制度遵循和工作路径。整合镇直各站所、村党支部等90余名工作力量充实到队伍中,为移风易俗工作推进、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

  发挥“两带”作用

  发挥党组织带动、党员示范带头“两带”作用。一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结合乡土习俗,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各村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通过民主协商议事,制定红白事备案流程,规定烟酒、席水标准,遏制“天价彩礼”等,引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涵养“乡风文明之美”。二是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党员教育重要内容,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建立完善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告制度,组织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加强对党员干部操力婚丧嫁娶活动的纪律约束,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村干部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力婚丧事,带头文明祭扫,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在移风易俗中当先锋、作表率。

  建强三大平台

  建强宣传教育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平台阵地,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4支,采取“故事+宣讲”“文艺+宣讲”等多形式的宣讲模式,持续加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建强用好积分兑换平台。建立村民积分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村民积分评定和兑换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用积分改变习惯,用勤劳改变生活,用“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建强用好文化供给平台。完善乡村文化舞台、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常态化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将以党的政策、先进文化、优良道德、卫生习惯、法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相关理念融入歌舞、戏剧、南梁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曲目中,让群众充分感受文化熏陶,接受思想洗礼,推动移风易俗入耳入脑入心。

  做实四项举措

  立好规矩定方圆。各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将家风家教、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全部纳入“规”的范围,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陋习,制订出切合实际、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执行,改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政策宣讲润民心。充分发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积极开展“理论宣讲”“道德讲堂”“移风易俗宣传”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推广身边的移风易俗典型事迹,提高群众知晓率,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活动。

  培树典型树标杆。以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选树评比行动,召开表彰奖励大会,引导群众用身边的故事教育身边的人,让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推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以及淳朴民风的培育,营造移风易俗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严格考核建机制。党委(扩大)会定期研究移风易俗工作,将移风易俗列入年度考核。镇纪委、村民监督委员会将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作为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建立移风易俗谈心谈话制度。镇党委书记对镇村干部,村支书对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镇村两级干部、党员群众思想动态。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