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奋力共创省级文明县
镇原县将省级文明县创建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提水平,力争2024年顺利通过新一轮省级文明县验收命名。
统筹谋划,绘就“施工图”。依据《甘肃省文明县(市、区)测评体系》,研究制定了《镇原县创建第十七批省级文明县工作实施方案》《镇原县创建第十七批省级文明县重点工作推进计划》《2024年镇原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成立了8个专项工作组和1个协调督查组,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目标责任机制、日常管理机制,推动沟通协作,细化目标任务和责任清单,调动全县上下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文明风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实施“六大提升攻坚行动”,着力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质、打造特色,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推动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高位推动,干出“加速度”。聚焦创建十七批省级文明县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早行动,奋力跑出创城“加速度”。先后组织召开镇原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工作动员大会、推进会等专题会议4次,紧扣时限要求,统筹安排了全员启动、全面提升、全力冲刺三个阶段,严格按照省级文明县创建指标体系,加强公用设施规划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公共场所服务管理水平,聚焦“一难两乱”,集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三大集中整治行动”70多场次,大力整治城区“空中蜘蛛网”“牛皮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累计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23份,开展食品快检6015批次、抽检1300批次,药品抽检57批次,工业产品抽检310批次,织密安全“防护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营造氛围,启动“云”宣传。聚焦提高创建省级文明县工作群众知晓率、参与度,以线上宣传为重点,全面优化县域内主要媒体宣传平台,整合资源,升级“镇原发布”“镇原新声”“新镇原”“文明镇原”等“四大宣传平台”,设立“创城专栏”,紧盯创建工作动向,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设立“曝光台”,对一些卫生不达标的商户、违规违章停车、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发布“红黑榜”,通过“红榜”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借助“黑榜”鞭策后进、狠抓整改,形成舆论强势。至目前,累计发布“创建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5期、图文信息和短视频50多期、“文明城市创建红黑榜”10期,发送各类宣传信息420多条。县公安、市场监管、卫健、住建、城管、环卫等创城牵头责任部门积极发挥行业职能的监督主体作用,通过单位公众号、短视频等载体,持续宣传崇尚文明、注重礼仪、遵守秩序、共建和谐的社会风尚,努力让文明共治共享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素养,推动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纵深拓展。
督查问效,用好“指挥棒”。充分发挥督查检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把省级文明县创建成效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把干部在创建行动中的表现和业绩作为入团入党、评优选模、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由协调督查组牵头,坚持不定期深入城区公路主干道、酒店商超、公共广场等重点考察点位进行督导检查,并就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安排创城办负责,围绕阶段性工作任务,随机进行抽查,督促各专项工作组和牵头责任部门对标查缺补漏、补齐弱项短板。目前,共开展督查检查13次,下发交办函、督办函14份,不断推促创城工作提质增效。
创建文明县是推进镇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是坚持执政为民,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实绩工程”“民心工程”,是提升公民综合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手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下一步,镇原县将继续总结创城经验,巩固创建成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省级文明县创建为契机,奋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开放文明美丽幸福现代化新镇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