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擦亮“文化镇原”名片,打开群众生活“幸福门”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16 16:01:00 浏览次数:

  近年来,镇原县突出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县,打造多元融合、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坚定不移推进有效供给,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了一条以文化解民需、惠民生、润民心的新路子。

  文化传承革故鼎新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镇原县始终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厚植文化基底的前提,深挖“王符故里”资源潜能,既“薪火相传”又“推陈出新”。

  持续加大对王符及《潜夫论》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将王符文化宣传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研究制定了《镇原县王符文化宣传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组织县内理论人才和社会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宣讲队,聘请省内外理论专家担任顾问,重点围绕赞学尚贤、崇礼重义、民本清廉等王符思想精髓,深刻解析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常态化开展传统文化宣传宣讲活动70余次。开办“镇原大讲堂”,邀请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马世年面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王符文化”专题讲座,推动镇原文化名人王符及其思想和著作的宣传普及,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全民学、全民思、全民悟“王符文化”的热潮。

  将王符思想与“悦读”理念相融合,先后策划举办“书香镇原·全民阅读”“诵千古经典·绘书香镇原”和“书香润心·情诵镇原”千人诵读《潜夫论》等系列活动30多场次,进一步弘扬镇原县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镇原人民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文艺创作繁花似锦

  笔墨当随时代,文艺服务人民。镇原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从文艺精品创作、奖项评选、活动举办、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全县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策划实施“新时代陇原山乡巨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创作计划,组织创作了《镇原通史》史记类专著等文学作品,创排舞蹈《好日子又迎开门红》、音乐快板《守护网络安全共享文明成果》等文艺节目14个,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剧《豆腐引子》荣获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优秀剧目奖、全市新创剧目综合一等奖和5个单项一等奖。

  持续健全文艺创作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了第二届王符文艺奖评选活动,征集文学、书法、美术、影视剧等5个艺术门类的文艺作品100余件,经过初评、终审等流程,最终评选获奖作品24件,文艺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实现新提升。

  

 

  文化服务惠及城乡

  文化惠民,点亮群众幸福生活。镇原县不断拓展文化惠民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让群众充分享受公共文化建设成果,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坚持既“走新”又“走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高起点建设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惠民设施,高水平组织“丹青绘玉兔·逐梦幸福年”生肖美术小品网络展、“奋进新征程·墨韵润原州”书画藏品成果展、剪纸创作大奖赛、第四届美术作品展、青海·海东—甘肃·镇原“书法万里行”暨“翰墨铸原州·同心中国梦”镇原县书法篆刻作品展等文化惠民活动,高质量打造“戏曲进乡村”、“潜山有声”诵读会、村BA篮球赛、乡村马拉松、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惠民品牌,着力提升文化惠民广度和深度。

  

 

  ​文化建设是民生幸福的显著标志,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一年里,镇原县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应接不暇,在唤醒老百姓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同时,也点亮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撰稿:中共镇原县委宣传部 徐子航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