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镇原县:探索“365+”工作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形有实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09 22:41:00 浏览次数:

 

  沐春风以化雨,施文明兮甘霖!

  近年来,镇原县高点定位、探索创新,聚焦群众需求,深化拓展延伸,着力打造“365+”工作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提质扩面,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覆盖“年月日”,织密服务网

  从时间跨度上看,文明实践“365+”就是实现“天天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全年有影响”,切实推动文明实践365天不空档。

  为进一步拓展文明实践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镇原县研究制定了《镇原县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和《镇原县2023年文明实践“四季行”重点活动安排》等指导性文件,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全年的活动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压茬推进。同时依托“新镇原”APP,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菜单”,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形式,全年开展“爱心助考·为梦护航”、“陇韵粽香·美德润家”、花样送“福”、戏曲展演、河道清污、孝老敬老等文明实践活动1800多场次,形成365天常态化、不间断的真心服务和系列活动,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贯通“老中青”,架起连心桥

  从服务层次上看,文明实践365+”就是推动志愿服务链条向各个年龄层次的群众不断延伸,实现了服务对象“老中青”全覆盖,惠民服务360°无死角。

  镇原县按照“多元化实践、多领域探索、多层次覆盖”的思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拓展建设上持续加力,聚焦老年人、快递小哥等社会务工人员和青少年群体,打造了“悦享夕阳”“劳动者驿站”“青年之家”等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靶向精准提供关心陪伴、兴趣培养、休息休闲、文化娱乐等各类服务,推动文明实践链条向各个年龄层次的群众不断延伸,实现了志愿服务对象“老中青”全覆盖,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连心桥”。

  聚焦“点线面”,拓展幸福路

  从运行方式上看,文明实践“365+”就是县、乡、村“三级组织”同向发力,政策宣传、典型巡讲、济弱扶倾、矛盾化解、文化惠民、移风易俗“六大行动”全面开展,家庭困难必到、矛盾纠纷必到、合理诉求必到、红白事宜必到、突发事件必到“五个必到”贯穿始终。

  镇原县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和挂点单位联系制度,开展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评估验收工作,对县域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建设进行了全覆盖复评,“点”的建设不断夯实。

  为进一步辐射服务效能,镇原县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基层存在的乡村空心化、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难题,在常态化开展“讲、树、帮、乐、移”五大活动的基础上,将矛盾化解、互助共建作为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实现了文明实践与乡村治理、文化建设等工作的“连点成线”,同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试点改革行动,策划开展了“推动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万人签名倡议和“‘镇’因有你·‘原’定今生”集体婚礼、单身青年联谊会等一系列活动,点强线密面广的文明实践服务圈初步建成,文明实践的服务半径不断拓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