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中村镇:养牛小镇让群众生活“牛”起来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6 21:18:00 浏览次数:

  走进中村镇孙安村,远远地便听到此起彼伏的“哞哞”牛叫声。牛舍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儿怡然自得地吃着草料。这个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养牛。

   

  

  中村镇孙安村党支部书记曹博介绍说:“近年来,孙安村依托部分农户世代养牛的优良传统,在原来36户621头的养牛基础上,争取县级扶持资金改建扩大规模,培育新增养牛示范户,帮助其新建改建圈舍、草料棚、青贮池。我们还按照养殖户缺啥补啥的政策,签字确认、定点投放铡草机20台、粉料机23台、清粪车17台。同时县直畜牧部门也为我们村入户指导技术。全村现有养殖户60户1200头。”

  孙安村村民卞维新说:“我是去年从事养牛的,去年买了18头牛,到今年为止卖了10头,利润还可以,每头赚钱在3000元左右。今年在政策的支持和领导的扶持下,我又扩充了。今年现在喂了27头牛,目前政府又扶持我的干草棚和铡草机,我还准备来年扩大养殖规模,继续去养下去。”

   

  在中村镇刘家村的宁县腾尔肉牛养殖场,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卸载刚刚运来的饲料,为肉牛储备好“饭菜”。牛舍里,一头头健硕的肉牛或是在进食,或是在室外散养区休息。

  “我们厂养殖了1000多头牛,只用了4个人。使用了标准化养殖技术,配比饲料有标准,饲料加工用机械,喂养方式有流程。育肥牛速度加快,生长周期短,养殖成本降低。我们还有两个屠宰场利润空间也更大了。”说起肉牛标准化养殖,宁县腾尔肉牛养殖场负责人乔继红满脸笑容,自信满满。

   

  中村镇秉承肉牛养殖传统,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植入科学养殖理念,实施现代标准化养殖,着力将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为一项主导产业,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注入新活力。

  中村镇镇长高永成说:“近年来,我镇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着力发展以畜牧业为牵引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思路,一手抓专业村、专业户培育,发展家庭经济;一手抓规模养殖场建办,做大总量。全镇培育养牛示范户141户,建成孙安养牛专业村,建成腾尔、蕃源、康壮三个千头牛场,全镇牛存栏达到1.1万头。同时依托瑞农有机化肥厂,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科学循环发展。”

  下一步,中村镇将持之以恒抓好草畜产业,以专业村、大户为带动,以家庭经济为主,集成政策扶持发展肉牛养殖,持续带动群众增收。(全媒体记者 姚旭超 张伟)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