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城乡文明创建巡礼】省级文明乡镇正宁县山河镇:塑文明乡镇之型,铸乡风文明之魂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5 18:06:00 浏览次数:

  

  image.png 

  近年来,正宁县山河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提升工程,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image.png 

  一、抓组织保障,夯实创建根基。坚持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效的“牛鼻子”来抓,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重点工作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成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镇直单位及各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创建方案,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形势,细化推进措施,高位推动落实,构建起了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员参与一体抓的“三抓”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同力,群策群力,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下好“一盘棋”,聚精会神抓落实的工作合力。

  image.png 

  二、抓活动载体,营造创建氛围。以“营造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精心打造文明创建精品”为目标,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以团体型活动凝聚人,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奋进的乡镇文化氛围,在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农民丰收节、农民运动会、戏曲、广场舞比赛等活动56场次。以导向型活动感染人,每年组织开展1次“立德树人·文明山河”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先后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党员示范户等先进典型218人(户),在全镇掀起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以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健康体育、联保联调等志愿服务队14支280人,开展进村入户宣理论、农家小院讲故事、乡村舞台唱梦想、“移风易俗树新风等实践活动120多场(次),受众达到1.4万人。

  image.png 

  三、抓学习教育,拓展创建渠道。结合“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扎实开展“知政策、明职责、转作风”深化行动,研究制定《山河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山河镇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山河镇干部职工学习计划》,邀请县委党校讲师、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学习14场次,开展“业务互训”活动11场次,组织党员干部赴邓小平旧居、习仲勋旧居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革命传统教育4场次,引导全镇党员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在常学常新中找准工作方向,在善思善悟中提升工作本领,在谋事成事中增长工作才干。

  image.png 

  四、抓基础建设,延伸创建领域。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创建省级精神文明乡镇的切入点,探索推行“四建一评”(党政谋划建、项目带动建、群众捐资建、义务投劳建、党员群众评)模式,大力实施基础设施硬化、村容村貌美化、村庄道路亮化等夯基惠民工程,硬化道路4165平方米,房前屋后透水砖硬化5965平方米,安装文化宣传景观灯25座,打造形成了以自然生态、民俗特色、廉洁从政、精神文明、文娱健身为主题的2公里健身休闲观光风情线1条,公共区域植绿2924平方米,栽植行道树5991株,吸引县城及周边居民健身观光5000余人次。创新开展“乡贤能人反哺家乡促振兴”行动,动员138户群众自行拆危拆旧2100平方米,23名党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参与 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政府项目资金支持、乡贤能人助力乡村建设、群众义务投工投劳、项目质量群众全程监督,形成了“政、企、群”三方合力推进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image.png

  五、抓乡风文明,深化创建内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建设为基础,以“道德讲堂”、网络平台、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探索推行“党建+志愿服务”赋能乡村治理新模式,先后调整村级“一约四会”组织人员6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1个,开展特殊群体送医上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理论政策宣传等活动18场次,免费义诊242人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78件,逐步实现了乡村物质的“外在美”与文明的“内在美”同步推进,涵养文明村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取得新成效,全村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活力。

  image.png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