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正宁县宫河镇:以乡风文明之魂 筑乡村振兴之基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5 18:26:00 浏览次数: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近年来,宫河镇依照“内外兼修”的标准,多举措推进文明村镇建设,既重视提升村容村貌,又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树起来,不断凝聚乡村治理向心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2023年,宫河镇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

  突出党建固本,引领乡风文明新定位。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找寻党建工作与乡风文明的结合点,持续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结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职工学习会等,先后开展政治理论集中学习48次,各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112次,举办镇机关“学政策、读文件、讲业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学习大讲堂18期、读书分享会35期,开展“思想要提升,我该懂什么”、“宫河要发展,我该谋什么”专题交流14场次。坚持“抓党建、促乡风”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宣讲富民惠民政策5932次,帮办实事258件,使党的好政策“飞入百姓寻常家”,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力促党员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推动工作落实的带头者,真正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宫河镇“学政策、读文件、讲业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学习大讲堂活动。

  ​深化基层治理,构建乡风文明新体系。不断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发挥群众自治基础作用,实现民事民议、民办、民管,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保障乡风文明建设。推深做实乡风文明建设与主动创稳工作融合新平台,推动“一约四会”积极作为,完善村规民约、规范“四会”运行,有效调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乡贤能人”等群体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田间地头讲平安”和“床头炕间解纠纷”活动,引导群众参与乡风文明治理,先后开展“百村法治大宣讲”活动28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800余人次,共受理信访矛盾纠纷317起,化解299起,化解率94.32%,成功化解信访积案7件。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红黑榜,设立积分超市,以积分记录美德,积极组织举办文化活动,广泛评选表彰“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优秀家庭、家庭角色25个,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用行动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宫河镇田间地头讲平安活动。

   

  宫河镇举办“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汇演暨优秀家庭、家庭角色表彰大会。

  推动产业富民,增添乡风文明新活力。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紧盯市委“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新模式和县委“设施农业首位产业”定位,谋划确定了“123464”发展思路,积极创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镇,倾力推进“一园两区三基地四村示范点”建设,培育发展镇域“菜、药、果、畜”四大富民支柱产业,先后建成王录村瓜菜小拱棚26座,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33座,培育发展彭姚川村2200亩大葱示范基地,建设南庄、雷村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2处,推广粮药套种中药材1.5万亩,外出招商引资、签约落地浙江台州、福建客商在东里村、王录村建办“粮菜轮作”“粮菌循环”农业产业园,以工代赈新修长口子村至南堡子村通组水泥路2.52公里,完成为民办实事宫河镇污水管网路面油罩工程、宫河街区市场西门巷道路和南堡子村巷道路建设,支持九村合一建办正宁县第一家村办企业—正宁县丰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把群众凝聚在产业链上,把精力集聚在增收致富上。

   

  宫河镇主导产业全景图。

  打造宜居环境,彰显乡风文明新体验。不断健全镇村“三级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开展常态化巡河监管,清理河道“四乱”,全力保障四郎河、无日天沟河生态水资源。全面落实林长制,建立镇村“两级林(草)长制”,高标实施南堡子村、长口子村“一村万树”“固沟保塬”等绿化美化工程,加快镇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对镇村环境卫生脏乱、空中缆线杂乱、道路坑洼、残垣断壁等现象集中整治提升,广泛动员镇村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全面参与,扎实推进“三大革命”和“爱国卫生·擦亮宫河”镇村环境集中整治,深入开展“清洁村庄整治”和“拆危治乱”行动,对正周路沿线两侧绿化带进行修畦整理,按照宜花栽花,宜草种草的原则,购买二月兰花籽200斤对正周路沿线进行美化,并延伸至村庄主干道两侧,绿化美化面积80000余平方米,清理三堆329处,主干道及排水渠清理整修54公里,拆危拆旧42处,农村改厕840户,修建南堡子村孝道文化广场1处,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让全镇风貌呈现整洁有序新形象。

   

  宫河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宫河镇南堡子村孝道文化广场。

  注重文明实践,弘扬乡风文明新风尚。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经常性开展理论宣讲、人居环境整治、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重点节庆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综合群众点单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项目,组织志愿者开展困难群众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关爱慰问等送温暖活动,并入户点对点、面对面指导群众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摒弃大操大办酒席,引导群众提高文明素养。重阳节组织志愿者到宫河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活动,增加节日气氛,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常态化开展“红色星期五”、“我们的节日”“移风易俗”“网络安全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66场次,服务群众780余人,开展文明宣传活动40余次、文化活动9次,发放宣传彩页3000余份,持续活跃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明新风四处洋溢。

   

  宫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情暖重阳 陪伴有我”重阳节敬老助老主题实践活动。

   

  宫河镇举办以“端午粽飘香 和谐宫河情”为主题的香包民俗文化节暨群众趣味运动会。

   

  宫河镇“弘扬红色文化 振兴设施农业”文艺工作者新春走基层文艺演出活动。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