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小积分”兑换出乡村治理“大效能”
连日来,环县芦家湾乡井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里,村民们正在用积分兑换奖品。 近年来,环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开展文明积分兑换活动,将积分制与村级事务、村民利益联系起来,把乡村治理方式由“任务型”转为“激励型”,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你累计有300积分,现在可以兑换香皂、牙刷、洗衣液、扫把、刷子,基本上积分超市的东西你都能兑换,你看看你想要什么?”在芦家湾乡井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里,村民魏岐龙正在用平日里获得的积分兑换奖品,通过积极参与打扫卫生、修整树木等村级志愿服务活动,他已经累计获得300个积分。“兑换的都是日常用品,很实用。”魏岐龙一边选奖品,一边乐呵呵地说。近年来,针对村民参与自治度不高、基层治理效果不佳等问题,井川村将矛盾纠纷调解、志愿爱心帮扶等十多项纳入积分项目,通过定制“积分存折”,设置基础积分、正向积分、反向扣分的评分体系将积分量化。自文明积分超市运行后,共兑换商品1873件价值12360元,受益农户128户,村内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村情民风逐渐好转,社会治理稳步向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蔚然成风。
“我们村通过这种积分制度,大大调动了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以前的‘有事安排我干’到现在的‘有事我要干’的转变。”芦家湾乡副乡长贾学明说道。同样实施积分制的还有车道镇安掌村,每月中旬是村里积分兑换的日子。村民马锡会说:“洗衣液、抽纸、毛巾等原本需要去超市采购的生活用品,现在能用积分免费兑换,真是太好了!”安掌村党支部书记张成珠告诉记者:“以前,村民意识观念落后,尤其是在婚丧嫁娶上攀比,讲究排场,大摆酒席。我们以‘积小安,为大安’为治理理念,实行积分制和红黑榜制度,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还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和志愿服务的主动性。”
如今,环县多个乡镇、村组、街道均制定了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积分内容涉及移风易俗、孝老敬亲、志愿服务、美丽庭院等,通过“村民攒积分、支部开超市”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小积分”撬动“大转变”。积分制为群众打造了存储文明的“银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