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弘扬“五大文化”引领各族群众同心奋进
近年来,庆城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度挖掘县域“五大文化”内涵,奋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引领各族群众携手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庆城岐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医学元典《黄帝内经》诞生于此。当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传承弘扬岐黄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编写《中小学岐黄中医药文化地方教材》等书籍,完成大型专题片《医祖岐伯》剧本创作,开展《黄帝内经》万人诵读活动,带动各族群众深刻感悟《黄帝内经》“医人、医世、医国”的哲学智慧,传承岐黄中医药文化,提升全民健康意识。
庆城县开创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先河,素有“农耕之源”之称。当地立足农业大县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红石榴”创业就业服务站作用,引导各族群众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成全省首家苹果试验示范站,试验推广“瑞阳”“瑞雪”苹果新品种,共结“同心果”;统筹推进草畜产业,大力实施示范引领、选优培强、品种改良工程,共念“养牛经”;按照“龙头企业抓两端、带动群众做中间”的思路,共同做大食用菌产业。
庆城县《黄帝内经》万人诵读活动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俄少飞
庆城古称庆州,范仲淹父子三人“四知庆州”,为促进民族融合作出重要贡献。庆城县结合实施古庆州历史再现系列工程,建成范文正公纪念馆等,通过标志性建筑、旅游景观陈列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沉浸式、体验式宣传,激发了各族群众的思想共鸣。
庆城是原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编写出版《庆城红色故事》等书籍,拍摄《三八五旅在庆城》宣传片,布展提升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通过各种红色文化符号,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传承红色文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庆城是长庆油田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石油文化独具特色。庆城县依托长庆石油大会战纪念馆,建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企地同心爱中华”宣传教育基地,充分展示长庆人和庆城人同情相成、日亲日近、共建大油田的共有精神家园。
庆城县范仲淹主题景观。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