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老人在家门口乐享幸福“食”光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7 21:38:00 浏览次数:

 

  “开饭啦……”10月19日上午11时,在西峰区解放路街道东湖社区食堂,随着厨师的一声招呼,老人们秩序井然地排队取餐,刚出锅的手撕包菜、西红柿炒鸡蛋、蒸鸡肉热气腾腾,饭菜香气阵阵飘出。

  “社区食堂饭菜味道很好,有肉有菜,还有汤,很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今年83岁的江梦虎独自居住在东湖小区,自从社区食堂开办后,他第一批办理了食堂卡,每天在社区食堂就近用餐。

   

  江梦虎(左二和老邻居边吃边聊天)

  87岁的何天荣也是社区食堂的常客,他的老伴早逝,子女不在身边,一日两餐成了最大的困难。自从社区开办了食堂,他就有了吃饭的地方,每天在社区食堂只花6元就可以吃到两素一荤一汤。“我在这里不仅能按时吃上热乎的家常饭,还能和老邻居、老朋友聊天,幸福感满满。”何天荣高兴地说。

   

  居民何天荣正在把饭菜拍摄发给在外地的子女

  据了解,东湖小区共有1557户4978人,其中60岁以上1165人,老年人占比较大。为了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东湖社区创办了社区食堂,设有两间餐厅,可同时容纳50多人就餐。于今年8月底正式运营,面向辖区60岁以上老人全面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丰富多元的助餐服务。

  “我们考虑到老年人的饮食特点,社区食堂以低盐、低油、低糖、软和的饭菜为主,深受老年人的欢迎。”西峰区解放路街道东湖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梁莉介绍,目前已有186人办理了食堂卡,平均每天来社区食堂就餐的老人有50人左右。

  在西峰,城里的老年人实现在家门口吃上了家常餐,乡村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当天下午四点,走进西峰区董志镇寺里田村幸福互助院,老人们正在排队取餐吃饭。“今天的晚饭是煎饼和红烧鸡肉,还有小菜,饭菜很丰富。”幸福互助院的老人郭力说。

  今年74岁的郭力是一名独居老人,老伴早逝、子女在外地务工,吃饭成了他最大的难题。今年年初,寺里田村幸福互助院正式运营,目前为村里11名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就餐服务。

  “寺里田村幸福互助院面向全村60岁以上老人全面开放,提供一日两餐服务,餐厅可同时容纳40人就餐。”西峰区董志镇寺里田村村委会副主任田一峰说。

   

  寺里田村幸福互助院的老人们正在吃晚饭

  近年来,西峰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因地制宜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利用村组、社区的闲置资源,建设村级互助幸福院和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为留守、独居老人提供物美价廉的餐食。

  “我们采取‘公建助餐设施,市场承接运营,社会餐饮补充’及‘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两个1+1+1模式,先后在解放路街道东湖社区、安定路街道南苑路社区等社区建成城区老年集中助餐点7个;在董志镇寺里田、肖金镇小寨等村建成村级幸福互助院7个,为留守独居老人提供供餐助餐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乐享幸福‘食’光。”西峰区民政局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综合养老股股长白清洋说。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