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瞄准就业激发脱贫人口增收新动能
环县把带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着力点,运用东西部协作机制,推动帮扶车间转型升级,规范引导帮扶车间健康发展,深挖帮扶车间带动就业潜力,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近就业,累计支持帮扶车间10个,吸纳就业161人,其中脱贫及监测人口100人次。为车道镇北区和洪德镇河连湾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人口提供了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出政策、强支持,激励车间带农增收
环县与南开区始终把解决脱贫劳动力就业摆在优先方向,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奖补政策,真正把就业机会送到群众家门口。脱贫攻坚期间,环县积极建办帮扶车间,给予用地、用电、用水等政策优惠,在财政奖补、金融贷款、技术培训等方面给子政策支持。设立帮扶车间奖补政策,按照车间带动6个月以上稳定就业能力,以3000元/人的标准,对车间予以奖补。累计奖补7个帮扶车间共210万元。对于规模大,带动效益好的车间投入帮扶资金专项支持,累计投入400万元支持培育3家帮扶车间,目前,全县东西部协作支持建办的10个就业帮扶车间整体生产运营良好,持续发挥带动效益。其中,河连湾鸿康中药材帮扶车间2021年底转型升级为就业工厂,“小车间”做出了“大产业”,补齐了县北地区无中药材企业的短板,有力助推全县中草药发展。稳定吸纳就业27人以上,临时就业人数200人以上。
抓服务、真帮带,鼓励车间吸纳就业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助力车间纾困发展。一是建立服务机制。深入推进“千名干部帮千企”,明确就业帮扶车间包联责任人,认领帮扶任务,对接帮扶需求,建立纾困解难台账,解决帮扶车间原料、生产、销售、运输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盯办实际困难,解除车间发展后顾之忧。二是创新帮扶机制。连续以村集体经济入股形式,支持洪德镇河连湾村鸿康中药材帮扶车间发展,逐步打造集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帮扶示范平台。累计注入帮扶资金150万元,既扩大了帮扶车间规模和带农助农能力,又拓宽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经过几年发展,鸿康中药材帮扶车间探索出计量核算、多劳多得的薪酬方式,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点后续产业发展难题,为附近居民和陪读家庭提供了就近就业增收创收的新渠道。目前,每年累计约有200名易地搬迁及周边学校陪读家庭贫困劳动力进入车间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严管理、促规范,助推车间良性运行
支持车间发展的同时,加强管理,充分保障资金安全,效益持续发挥。一是完善管理制度。从车间建设、资金来源、产业选择、收益分配等方面规范就业帮扶车间管理。探索出了“三齐全”(用工制度、用工名册、工资表)“三上墙”(安全生产制度、就业培训制度、薪酬认定制度) 等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就业帮扶车间管理水平,保证了帮带效果。二是明产权定归属。结合项目资产管理,对就业帮扶车间逐一清产核资、确权登记,确保了资产有人管,管得好。三是紧盯安全生产。把就业帮扶车间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明确行业责任,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督导检查,排除生产隐患,确保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