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十更鼓点”为韵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4 09:24:00 浏览次数:

 

  西峰区紧扣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奋斗目标,创新以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路更畅、灯更亮、业更旺、村更富、人更和、风更正、党更强“十更鼓点”为发展韵律,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天更蓝

  西峰区始终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惠民生、促发展、调结构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投资560万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垃圾收集点34处。统筹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全区60%以上常住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村庄内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肖金镇圣元环保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拉运生活垃圾4.9万吨,日均拉运量272.2吨。天更蓝了,环境更好了,人民群众对生活更满意了。

   

  水更清

  为了让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西峰区大力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今年实施的农村供水改造工程,敷设供水管线59.77km,新建闸阀井199座。供水“零距离”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饮水“高标准”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三线三区”行政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全区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

   

  景更美

  西峰区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着力推进治脏、治乱、治差、治污、治危、治破、治违、治丑“八治”行动。今年继续投资655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如今,西峰区村道两旁,绿树掩荫,紫花飘香,菊黄摇蕊,松柏摆舞,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一路一景”的绿化景观。

   

  路更畅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为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西峰区狠抓农村道路畅通工作,通过乡村道路升级改造,拓宽百姓幸福之路。2022年以来,有序推进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铺设水泥路或沥青路,入户道路硬化,新建自然村通硬化路86条5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0公里;投资1000多万元,在加大日常养护维修力度的同时,对23条151公里道路实施大中修工程,并对辖区内600多公里病害路段进行集中养护维修;今年投资384万元实施安全生命防护16.26公里;创建农村最美公路3条,最美村道20条,共计80多公里。

   

  灯更亮

  小小的路灯,照亮的不仅是回家的道路,也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针对乡村路灯设施陈旧、亮度不足,群众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这一问题,西峰区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投资490万元,在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2000盏,彻底解决了农村一到晚上“两眼一摸黑”、群众出行不安全的状况,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温暖了群众的心,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业更旺

  聚焦“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培育,大力培育发展生猪、果品、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鄢旗坳1.12万头生猪观光育肥基地和正大食品加工厂投产运行,全区生猪出栏达到7.28万头。“董陈”“温什”两个万亩核心区实施老旧园改造1万亩,全区果园栽植面积达13万亩。建成占地面积达5200亩现代生态农业大樱桃产业园26个,其中“林颖37°”大樱桃被中国樱商大会评为“中国樱桃产业榜样一百品牌”。依托“一园两川”发展设施和露地种植,建成千亩设施蔬菜基地2个,百亩设施蔬菜示范点5个,确定百亩露地蔬菜示范点10 处。大力培育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2处,全区食用菌产量达690万棒。

   

  村更富

  西峰区积极探索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多渠道、多方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致富齐头并进,不断增强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服务群众的能力。全区10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74%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借助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东风,毛寺村先后吸引宁夏汇达置业公司、省文旅投集团,打造连心桥、龙泉寺、凤凰塬舍等20余处景点,累计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承接主题党日等各类团建活动63场次,创收100万元。李岭村招引山东寿光、聚福汇生态发展龙头企业与村集体企业联合发展,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建成重香四季生态庄园,年固定分红24万元。助推“农业+餐饮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引导群众从事餐饮、保洁等工作,让群众搭上“旅游车”,吃上“旅游饭”。

   

  人更和

  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宁。西峰区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进程中,注重在“和”字上下功夫,成立了董志镇“和万家”、后官寨镇“说和室”、什社乡“和事佬”等人民调解室,探索建立了“乡贤+人民调解”模式,充分发挥乡贤人熟地熟和“老”的经验、“老”的威望,发挥“和”的作用,从德高品端的老党员、资历深厚的老干部、公正不阿的老军人、贡献突出的老模范当中遴选聘任人民调解员10余名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截止目前,充分发挥“三员”职能作用,为民排忧解难,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66场次,成功处理矛盾纠98起,赢得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进一步推动和美乡村治理,奏响了乡村和谐曲,让乡村振兴散发出和美生机。

   

  风更正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西峰区秉持建设与治理并重的工作理念,着力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善治之路。印发《西峰区移风易俗管理办法》,以冉李村“一院一堂”为样板,建成爱心公益互助院6处。发挥“小积分”“大作用”,投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23家,引导全区妇女积极参与“赚”“兑”积分活动,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制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村规民约规定23条,建立村规民约“红黑榜”公示和“评分体系”跟踪问效机制,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的道德教育与惩戒,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小宪法”作用,全力推动民风更淳、村风更正。

   

  党更强

  西峰区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强乡富村”农村党建融合行动,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今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全员培训班2期,评定五星级党支部41个、四星级党支部218个。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全区89%的村已实现至少有一名大学生在村工作。轮换5名、调整3名驻村帮扶干部到村工作。依托显胜大樱桃产业片区、肖金设施蔬菜基地,新成立功能型党支部2个,28名党员共同学习、抱团发展,实现了“就村抓村”向“跨村联建”的转型发展。下拨55万元党费提质改造村级活动场所5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人气越来越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越来越强。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