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四抓四完善”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走深走实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16 21:18:00 浏览次数: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启动以来,华池团县委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全力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落细,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团的组织运行更顺畅、引领服务青年更扎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有力。

  一、抓保障、搭骨架,完善团的运行机制

  一是统筹谋划形成工作合力。团县委坚持党委领导,积极汇报请示,最大限度争取各方面支持,严格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全力优化改革环境,促进团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巩固传统领域团组织建设。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乡镇(街道)、村(社区)等传统领域团的组织覆盖、提升建设质量。三是拓宽团组织覆盖面。全县非公企业建团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应建尽建,新建社会领域团组织5家,“两新”组织团工委建设进一步加强。四是深化团代表联络站建设。拓宽团的专门委员会建设,建立县域团代表联络站,落实“团的委员会成员联系团代表、团代表联系团员青年”的“两联”工作机制(即一专一站两联机制),明确每名团代表直接联系团支部不少于1个,直接联系团员青年不少于10名。依托红色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2个、“青年之家”5家、“希望书屋”10个。

  二、抓根基、健体魄,完善团的组织力量

  一是健全党团队育人链条。严格落实“推优入团、推优入党”等制度,实现对青年人才的梯队培养,2023年新发展的320名团员中有112名从少先队组织“推优入团”,2023年新发展的151名党员中95名从团组织“推优入党”。二是完善团员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机制。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队)课,主题教育专题录入率达到100%、“学社衔接”率达到90%以上,充分发挥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作用,定期深入乡镇、学校、“两新”组织等。三是严格规范团员档案。实行“一人一号、一证一档”,《入团申请书》《入团志愿书》纳入学籍档案,依托“智慧团建”系统建立完善团员数据库和电子团员档案管理,团员建档率达100%,及时做好流动团员和毕业班学生团员“学社衔接”组织关系转接。

  三、抓队伍、强肌体,完善团干部选配使用

  一是优化专挂兼团干部配备。积极向县委汇报争取,团县委编制内工作力量配备率达到了100%,全县111个村(社区)团组织班子同步优化重构,乡镇团委书记全部由党建办主任兼任,开展村(社区)团组织集中换届选举“回头看”活动,吸纳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优秀“返家乡”大学生等团员青年进入基层专挂兼职团干部队伍,逐步实现干部来源多元化,村(社区)团组织班子在学历、年龄结构上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加强团干部教育培养。通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团十九大宣讲会、团干部培训班、“青马工程”培训班等5场次活动,不断提升团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落实履职考核评议机制。建立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注重团组织书记履职考核与干部考核制度的衔接,将评价结果作为评先树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抓阵地、活经络,完善团的社会作用

  一是健全“青年之家”服务体系。统筹整合“青年之家”、“青联希望小屋”、“希望书屋”资源,持续开展青少年关爱、志愿服务,打通团组织与青年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二是用活华池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聚焦青少年所思所盼,组织25名“返家乡”大学生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关爱孤儿爱心陪伴读书、“共建美丽家园”等活动;联合社会公益性组织开展“中华慈善日”宣传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红色之路,长征赛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训1期,共50人,着力培养一批引领农村发展、带领村民致富的青年领军人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积极贡献。四是丰富团属网上阵地。以“华池新青年”微信公众号为主体,建设完成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矩阵,扩大党的青年之声传播面。

  下一步,共青团华池县委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改革目标,用新的视角认识问题、用新的思路解决问题,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纵深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努力争当改革排头兵和生力军。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