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五措并举”推动巩固衔接落地见效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21 19:38:00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西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紧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统筹抓促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接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 

 

  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把防返贫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持续落实常态“防”、集中“查”、抓住“稳”、竭力“帮”四个关键性措施,坚决全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广使用“甘肃一键报贫”系统,灵活运用“干部排查、部门预警、农户申报”三条路径,对全区所有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施动态监测,制定出台《西峰区防止规模性返贫风险隐患工作预案》,共向部门推送预警信息1387条,组织核查农户申报信息158户,新识别监测对象2户9人,累计消除风险隐患户90户。结合“三抓三促”行动推动乡村振兴领域“回头看”和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对全区农村6.3万户18万常住人口开展全面摸排,协调组织1540名省市区干部结对帮扶1540户、1737名特殊困难人群,精准掌握户内经济收入、子女就学、住房及兜底政策落实情况,有效做到了精准帮扶和防返贫监测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加快推进示范乡村建设 

  制定印发《西峰区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西峰区2023年乡村建设工作要点》,于上年底完成2023年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入库编制工作,科学精准论证储备项目5大类171个。结合中央、省市财政衔接资金安排和到位情况,聚焦“2镇5线22个村”(显胜乡、肖金镇2个省市示范乡镇,西合、庆西、肖显、202、西镇5条公路沿线风貌,毛寺村、李岭村、鄢旗坳村等22个示范村)示范创建,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产业发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就业帮扶、乡村建设等项目4大类104个。同时,制定出台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十不准”规范要求,保障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三是全面保障脱贫群众增收 

  坚持把产业和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群众增收的主渠道,紧盯“两个高于”目标任务,不断放大产业和就业带贫效应。按照“保粮、扩畜、提果、增菜、养菌”的工作思路,以三年倍增行动为抓手,着力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体系,聚焦生猪、果品、蔬菜、食用菌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协调彭原鄢旗坳1.12万头生猪育肥基地和正大食品厂如期投产运行,组织经营主体和能人大户在董陈、温什两个万亩果带核心区实施老旧果园改造1万亩,以“一园两川”为示范在全区范围种植露地和设施瓜菜6.8万亩,支持彭原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和司官寨食用菌基地扩规增效,上半年完成农业一产增加值2.44亿元。紧盯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等重点群体,适时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就业帮扶活动20余场(次),输送1167名务工人员返岗就业,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85万人次,实现创劳务收入9.43亿元。持续强化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开发,保障全区就业人数稳定在630人以上,累计发放就业补贴439.48万元。 

 

  四是合力提升驻村帮扶成效 

  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包抓乡村、部门单位到村帮扶、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制度,持续为15个已脱贫村、2个省级示范村、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轮换调整8名驻村帮扶干部,组织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议8次和业务培训班7期。加强对驻村干部关心关爱,严格落实生活补助等激励关怀政策,督促派出单位按规定要求为驻村帮扶干部安排体检、办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落实2023年驻村工作队经费和驻村干部补助资金62万元。深入与省市帮扶单位对接,组织召开省市直单位帮扶西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省水利水电院、黄河财险和市委统战部等省市级帮扶单位为所驻帮联村协调落实项目资金、帮扶资金310万元。 

 

  五是深入扎实抓好问题整改  

  对照国家、省市反馈问题清单彻底全面检视西峰区存在问题,对梳理认领的14个方面41个问题分类别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表”和“问题+建议+解决方案”工作机制,把具体问题整改同有效衔接、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等结合起来,一体研究、一体抓促,以“六个明确”(明确任务清单、明确责任领导、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要求)推动问题整改工作。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