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镇:提档加速建设和美乡村
今年以来,西坡镇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坚持党建示范引领,重点项目带动、“三元双向”增收、改善环境增美、农旅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群众广泛参与,有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提档加速。
行动全面赋能,创新机制落实
行动全面赋能,创新机制落实。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聚焦抓学习,建立“2336”(紧盯能力不足、效能不高两个短板,突出政治理论、政策业务、哲学文学三方面重点学习内容,聚焦“全镇集中学习、站所内部互学、督导干部自学”三个维度,实施“领导辅学、专家讲学、干部领学、交流比学、实践教学、考评验学”六学措施)学习机制,先后举办镇村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1期,组织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14次70人次,开展读书分享活动34次,科级领导辅学16次,“正宁大讲堂”专家讲学3次,开展“庆阳三为”助力正宁发展专题研讨4次,开展全镇重点工作观摩评比2次,镇村组干部履职能力有效提升。突出抓落实、提效能,结合镇村实际,制定《西坡镇自主创新工作奖惩办法》,建立任务清单,干部包抓落实,奖励6个村自主创新项目1.2万元,有力激励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干事创业,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见效。
加快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发展
加快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发展。坚持以项目为引领,建成柴桥子红色美丽村庄和西北反帝同盟军成立旧址展馆及成“正宁第一家”村史馆石家湾子村史馆。加快实施宋畔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完善提升石家湾子、高红、五畔乡村建设示范村。招引金牛优品(天津)商贸有限公司在原月明扶贫车间建设集小杂粮、面粉、食用油以及蜂蜜水、蜂蜜面膜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厂,为全镇乡村旅游和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行“三元双向”,多维促农增收
推行“三元双向”,多维促农增收。发挥城郊区位优势,紧盯绿色健康需求,按照“增粮扩畜、果蔬提质、菌业增效”的思路,完成四季青生态园老旧菜棚维修改造,种植甜瓜、水果玉米、欧洲大樱桃等特色果蔬菌60棚。完成全镇1.2万亩玉米覆膜,建成石家湾子村2200亩玉米覆膜示范点。完成“见犊补母”验收344头,兑付养殖户补助资金68.8万元。为高红和石家湾子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购置玉米收割机各1台,既保障肉牛产业发展,又实现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增收。开通中农盛邦农业有限公司农产品销售“直播间”,组织新农人培训12场(次),带动群众发展紫苏、土蜂、木耳、小杂粮等土特产业320余户。
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
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坚持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精心管理,建设留得住乡愁记忆的和美乡村。充分发动群众主动拆除废弃危旧房、畜禽圈舍31间,残垣断壁600多米,清理“三堆”100多处。利用旧砖瓦、老磨盘等打造和点缀具有乡村特色的小景观、小游园6处,在村庄道路沿线补植绿化树4000多棵,种花种草1.5万平方米,整体提升了村庄“颜值”。同时,坚持“三分建、七分管”,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落实党群包抓、分片管护、义务投劳、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措施实现常态化环境治理和公共设施管护,引导群众形成了“建乡村、爱家园”的思想共识。
突出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
突出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按照“党建引领、‘红绿相映’、文旅融合、突出特色”思路,建成柴桥子西北反帝同盟军成立旧址开展红色游,提升石家湾子省级、宋畔市级、五畔和高红县级等五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乡村游、改造四季青生态园、农事体验园、陇上鲜品农场、月南樱桃园、桃花源亲子乐园等农业示范园开展农事观光体验游,提质西坡街道死面饼子、宝塬山莊等农家风味饭店,绿化美化西月樱花路、正艾网红路建成旅游风景线,建成供游客休息的爱心驿站1个,初步构建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观光体验”全域旅游格局。
发挥群众主体,实现多元治理
发挥群众主体,实现多元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健全“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出乡村全面治理新路子。自治为基,健全各村“四会”组织,完善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宴请人数、烟酒、车辆、礼金等事宜明确规定,发挥乡贤作用,实现邻里团结和睦,村庄文明和谐。德治为先,坚持把传统文化和新思想新理念有机融合,贯穿于乡村建设始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文化、农耕文明、乡风文明等主题宣传长廊4处。深入开展“遇见最美自己”评选活动,评选出16户最美家庭、9名最美工作者、6名最美学生。教育群众遵纪守法、崇德向善。法治为本,通过培养“法律明白人”、“法治代表”、评选“学法用法示范户”、开展“法治大宣讲”活动6次,反电诈宣传8次,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和安全感。智治为辅,在村组重点场所、路口安装监控24个,链接到镇“5G平安数字乡村”平台,组织村民自主安装监控1500余个,实现动态监控,切实提高了各类风险隐患预警预防能力。
撰 稿:刘海儒
编 辑:杨 欢
编 审:孙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