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探索“志愿服务+社工服务”模式 建立社会救助新格局
为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镇原县以志愿服务和社工服务为载体,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事务等领域,积极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切实提升民生保障服务水平,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打通网格体系,把宣传讲到群众心坎上
为提升居民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让社会救助更好、更及时地惠及广大群众,镇原县进一步织细宣传“小网格”,在线下,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政策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上门送政策等方式,向居民群众全面详细介绍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孤儿救助、临时救助认定流程等关键环节,共发放社会救助政策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100余人次;在线上,社工和志愿者通过社区微信群、公众号推送信息等多种方式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同时突出“诚信建设”,组织社会救助申请人员签订诚信声明书,积极倡导“重信践诺”的传统美德和价值准则,有效推进救助工作和“诚信建设”纵深开展,目前全县已有59户186人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救助。
深化志愿服务,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密切结合群众思想实际,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回应关切,把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依靠群众与动员群众、满足群众要求与提升群众素养结合起来,研究制定了《镇原县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和《镇原县2023年文明实践“四季行”重点活动安排》,重点围绕“春节”“3.5学雷锋日”“清明”等时间节点,通过集中和分散式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我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和花样送“福”、书画义写、戏曲展演、“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树新风”“爱心助考·为梦护航”“陇韵粽香·美德润家”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1020多场次,同步开展典型事迹分享、文明实践倡议、科普科技惠农等文明实践活动700余场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拓展社工服务,矛盾化解到群众心坎上
以专业社工服务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建立惠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各乡镇建立社工站,多渠道对接社会资源,打造更多瞄准群众需求的社工特色品牌项目,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社区+社工+社区志愿者+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服务模式,组织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社工站紧盯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困境儿童、重度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深入开展“送幼上学,爱心理发”志愿服务活动、“浓情端午,粽叶飘香暖人心”主题实践活动120多场次。组织县乡两级干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社会救助类矛盾纠纷化解“回头看”活动和社会救助对象核查认定工作,对特殊困难群体和个人启动临时救助绿色通道,精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问题,推进全县社会救助问题化解工作全面提升,有效满足了居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