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民政局 积极推进“诚信+救助+N”新模式,探索 建立诚信社会救助新格局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救助新氛围,镇原县民政局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精准救助为目标,积极推行“诚信+救助+N”服务模式,探索建立诚信社会救助新格局,切实提升民生保障服务水平,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一是推行“诚信+救助”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按照“诚信申请、失信追责,公示先行、事后复核、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的办理原则,规范社会救助对象申请、审核、确认程序,提高救助保障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切实将诚信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贯穿到社会救助的方方面面。
二是打通“诚信+网格”把宣传讲到群众心坎上。积极开展“诚信+网格化+宣传”活动,真正将诚信文化融入社区宣传文化之中,进一步织细宣传“小网格”。线下,由网格员发放诚信、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等宣传单,组织社区居民观看诚信宣传视频讲座、参加社会救助政策宣讲活动;线上,网格员通过社区微信群、公众号推送信息等多种方式宣传重信践诺传统美德,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有效推进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及时落实各项救助政策,救助对象受助全过程讲诚信,社会力量、社会公众基于诚信对救助工作全方位监督支持;目前,全县已有59户186人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救助,10000余人在申请相关救助时主动签订了诚信声明书。
三是深化“诚信+社工”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社区+社工+社区志愿者+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服务模式,组织各乡镇社工站紧盯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困境儿童、重度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深入基层一线,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有效满足了居民实际需求,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诚信+调解”把矛盾化解到群众心坎上。组织县乡两级干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社会救助类矛盾纠纷化解“回头看”活动,结合信用承诺、联合惩戒等信用管理手段,聚焦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突出问题,发力小细节,以点带面,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带动“大改变”,精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问题,推进全县社会救助类信访问题化解工作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