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四个围绕”打造“以老助老”互助养老新模式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16 17:31:00 浏览次数:

 

  近年来,西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紧紧围绕“幸福、互助、保障、积分”4个要素,全力打造家门口的“互助幸福院”,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安,推动全区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围绕“幸福”养老,探索构建农村养老新模式。

  为适应新时代农村养老需求,以村为单位,优先利用村级现有闲置场所或校舍进行改(扩)建,建成温泉镇巨塬村、显胜乡冉李村、肖金镇小寨村、彭原镇芦子渠村、后官寨镇孔塬村、董志镇寺里田村6所爱心互助院。院内提供水、电、暖等必要生活服务设施,互助院内设暖心食堂、健康理疗室、便捷生活室、休息娱乐室、“四老”工作室等必备功能室,为留守、独居老人日间聚会提供配套服务。

  围绕“互助”养老,多方发力完善长效运行机制。

  坚持“政府支持、乡村主办、中心辐射、连片带动、互助服务”的思路,以村集体是爱心互助院的运营主体,负责互助院水、电、暖、有线电视、电话等日常运转费用开支,区财政每年列支运行经费5-10万元,依据《西峰区深入开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行动支持发展老年人爱心互助院和暖心餐厅公益事业的意见》(区委办发(2021)97号)文件给予补贴运营支出。积极探索建立村上资助、社会捐助、邻里帮助、志愿者义助、老人互助、子女依法养助的互助机制和院内老人自治、自助的办院模式,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爱心互助院运营。

  围绕“保障”养老,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互助院根据场所设置,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无子女老年人,65周岁以上空巢留守老年人、孤寡老年人,提供饮食、卫生、医疗、文娱、志愿等服务。 提供适宜老年人便于消化的家常饭菜、点心、茶水,确保营养合理搭配,对患有重大疾病和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以及遇到雨雪天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互助院负责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新增爱心互助院公益性岗位12名,做好互助院日常保洁、用餐服务、老年人衣物清洗等工作。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做好卫生保健指导,建立健康档案,每半年给老人体检一次。免费提供室内外健身器材、棋社、自乐班、阅览室等文化体育设施和场所。

  围绕“积分”养老,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互助院服务探索建立积分银行,采取积分储蓄形式,实行“公益+低偿”“差异化收费+自助积分”的方式,对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收费150-260元不等,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思路,引导低龄、健康老人或者赋闲在家的中年人群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按一定的规则记录储蓄服务积分,当自己或者家人年满60岁以上时可提取积分兑换养老服务,自己的子女或者亲属提供的服务赚取的积分可以用来换取老人吃饭的补贴费用,既解决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可推进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