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五项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返贫底线
近年来,庆城县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围绕“两缩小两确保”目标任务,坚持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建立防贫动态监测机制。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帮村、乡镇科级干部包组、帮扶干部包户、村组干部盯人的“五级网格化监测机制”,坚持线上和线下多种排查相结合,全方位、无死角排查返贫致贫风险点。“一键报贫”系统随时排查。组织乡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广泛推广宣传“一键报贫”系统,确保所有行政村张贴二维码,力争所有农户家中至少有一人会使用系统。对通过系统审核的农户,村级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村级核查,对符合纳入条件的农户在15日内完成相关程序并录入国家系统进行帮扶。截至目前,全县通过“一健报贫”系统共收到农户申报692件,已全部办结,有4户21人纳入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范围。干部入户走访重点排查。研究制定了《庆城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组织乡村干部每月开展一次定期排查,根据部门数据反馈、系统数据清洗、收入预测确定排查内容,针对患大病、重残、低保户等重点人群实时开展日常排查,常态化、网格化排查致贫返贫风险,建立排查台账。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排查。重点围绕各级各类考核评估、督导调研反馈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问题摸排,建立摸排问题台账,强化整改提升。全县累计排查纳入监测对象891户,做到了应纳尽纳。
健全一户一策帮扶机制。根据监测对象类别、返贫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研究制定了《庆城县2023年易致贫返贫户“一户一策”扶持项目菜单》,由乡镇和驻村工作队确定帮扶责任人对“三类户”开展帮扶,量身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分层分类落实产业、就业、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对有劳动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1项开发式帮扶措施,没有劳动能力地做好兜底保障,弱劳力半劳力的创造条件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监测对象户均享受4.1项帮扶措施,642户享受了产业帮扶措施,551户享受了就业帮扶措施,571户享受了健康帮扶措施,138户安排公益性岗位,335户享受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建立防贫返贫保险机制。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新推出了防返贫保险,采取购买第三方保险服务的方式,按照当年确定的收入监测标准设置防贫预警线。坚持不事前确定、不事先识别,只以防贫预警线实时监测进行框定,对因病、因学、因灾、因重大变故等因素造成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预警线的农户,按照农户申请、乡村汇总上报、县级调查复核、反馈乡村公示评议、资金发放等流程,核定发放保险资金,2022年共兑付救助资金35户61.41万元,从源头上筑起了防贫返贫的“拦水坝”。
建立风险消除评估机制。按照“七个不消”标准,定期对“一户一策”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帮扶成效和风险消除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对返贫致贫风险已经消除的监测人口,经村级评议、乡镇初审、县级核查,省级综合分析评估后消除预警;对帮扶成效不明显、风险依然存在的,及时调整完善帮扶计划,确保风险彻底消除。
建立数据预警监测机制。充分发挥防贫监测信息系统作用,乡村振兴、民政、住建、卫健、医保等相关行业部门及时进行数据共享,加快数据交换速度,提高数据比对能力,提前找出风险,发布预警提示,反馈基层核实,切实提高数据质量。今年开展了3轮问题数据核查,确保了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及时,为行业部门开展政策帮扶和风险消除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下一步,庆城县乡村振兴局将严格按照省市乡相关要求,持续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按照“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的工作要求,做到监测对象识别精准、帮扶措施落实精准、致返贫风险消除精准,坚决筑牢防贫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