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以“六抓”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速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4 10:49:00 浏览次数: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重要部署,西峰区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目标要求,以新时代“三农”工作为总抓手,结合“六抓”工作联系点为牵引,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速。

  狠抓巩固成果“着力点”

  坚持“四个不摘”,持续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充分运用“一键报贫”平台和防返贫监测预警帮扶管理系统,紧盯“九类”重点人群,采取集中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对120户监测对象采取针对性帮扶,做到易返贫致贫户应扶尽扶,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实行部门联动信息预警,采取线上实时监测和线下定期排查的方式,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狠抓春耕春备“时间点”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自春耕生产工作启动以来,西峰区把春耕生产作为当前工作重心来抓,全力推进农资供应、资金保障、科技服务等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今年,西峰区预计春播面积21.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4.4万亩。目前,我区已储备种子0.0791万吨、农膜0.02万吨、有机肥0.75万吨,储备各类化肥5200吨、有机肥6000吨、农膜200吨、农药34吨、种子300吨。

  狠抓农业生产“示范点”

  整合资源要素,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持续推进彭原鄢旗坳1.12万头生猪育肥基地投产满产,正大集团30万头生猪屠宰及食品加工厂投产运行。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6.5万亩,建成肖金设施蔬菜基地和蒲河川2个千亩设施瓜菜基地、什社乡武川村和李岭村2个百亩设施瓜菜基地,建成彭原镇鄢旗坳村、董志镇陈户村、温泉镇刘店村等百亩露地蔬菜基地7处。创建市级标准园建设2处1000亩,确保果品商品果率达到87%以上,优果率达75%以上,果品总产稳定在11万吨以上。

  狠抓技能培训“关键点”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确保今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高质高效发展,西峰区加强“三农”干部培训,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区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组织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开展果蔬管理,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次以上,培育高素质农民200人次以上,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300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懂农业、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今年果园、设施蔬菜丰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狠抓乡村建设“提速点”

  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全区实际,制定《西峰区2023年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乡村建设工作的目标,持续推进乡村建设“1315”示范工程和乡村建设示范村重点任务落实,突出农村改扩建和风貌提升,完成2个省、市示范乡镇创建任务,新建省、市示范村9个,确定毛寺、鄢旗坳、李岭3个村为区级示范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

  狠抓产品品牌“吸睛点”

  坚持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建设模式为指引,持续打响“庆阳苹果”“什社小米”“庆阳黄花菜”“庆阳白瓜子”等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企业申请“甘味”农产品品牌2个,培育一批叫得响、特色靓、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组织5户以上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产销交易展会,加大直播带货等电商销售力度,引导企业开展直播带货10场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