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以生猪产业为主导 加快构建“三元双向”产业体系
西峰区坚持以生猪养殖带动苹果、瓜菜、食用菌种植业提质增效,以种植业、菌业助推养殖业扩量增值,加快构建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全循环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三元双向”产业体系,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分散型向集约型、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龙头引领、优化布局
全产业链培优扶强优势产业
积极培育壮大正大、居立等优势明显、带动强劲、链条完善的龙头企业21家,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发展农业,持续强化生猪主导产业,着力构建繁、育、宰、加、销一体化生猪产业平台。前端繁育规模发展。依托正大集团,从国外引入曾祖代原种猪进行祖代种猪选育,建成种猪场4处,构建形成三元育种体系,实现仔猪就地繁育、就近供应。组建区属农投企业康峰富民公司,建办“331+”生猪养殖合作社100个,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资金、发动企业和合作社自筹、撬动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加快育肥基地建设。计划到2025年,生猪存栏规模达到20万头,出栏30万头。中端屠宰精深加工。向后延伸加工销售,建设正大30万头生猪屠宰线及食品加工生产线,年可加工生鲜肉类食品、酱卤制品、速冻制品、正大方便餐等调制产品1650吨,实现产值7.5亿元、利税4200万元。后端创新产销融合。推行“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直营门店”模式,正大集团已确定在西峰城区布设优鲜旗舰店1家,食品专卖店4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促进产加销融合发展,实现从基地到工厂到餐桌的“一条龙”生产供应服务。
园区带动、抓点示范
全循环链融合支撑集群发展
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以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抓融合、种养结合促循环,全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养殖正向带动种植业转型提质。新建有机肥厂,对全区养殖场粪污进行集中收运,转化成种植业的肥料和菌业的袋料,精深作业、就近还田,年产有机肥料10万吨,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果菜有机生产。种植反向带动养殖业扩量增值。新建饲料加工厂,依托种植业、菌业,分解处理剩余资源做饲料,实现生猪饲料安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预计每年生产专业化饲料20万吨。闭环双向带动种养业延链扩链。全面打造园区引领带动、基地多点支撑、产业链条闭合的观光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生猪屠宰、食品加工厂及优鲜店,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为基础,通过精深加工补链条,打造发展绿色化、技术先进化、产业循环化、产品精细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4亿元。
健全机制、强化服务
全价值链优化服务助农增收
实行政府扶持、自主经营、有偿服务、滚动发展措施,积极开展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全环节服务的社会化保障服务。持续政策扶持实现营商效益。制定出台《西峰区农业主导产业奖补办法》《西峰区现代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生猪产业实施方案(2021-2023年)》《西峰区生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一揽子文件。2022年,安排产业项目资金11590.9万元,占比衔接资金55.18%。其中,安排7500万元,用于“三元双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三元双向循环实现环境效益。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提倡保护性耕作、生态化饲养、清洁化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再生利用畜禽排泄物、农产品废弃物,净化生活污废水,对农业环境污染最小化、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土质,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健全联农带农实现社会效益。探索形成以正大集团为带动,以“三定”模式(定仔猪、饲料价格,定育肥猪回购标准,定育肥猪回购价格)为支撑,以“六统一”(统一良种繁育、统一饲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疫病防控、统一购买保险、统一回收屠宰)为核心的“136”生猪产业质量效益保障机制,有效降低生猪价格波动市场风险,提高了疫病防控能力。全区建成“三定”模式育肥基地15处,存栏规模7.74万头,占全区生猪存栏的73%。毛猪价格15元/公斤的情况下,“331+”村集体合作社、“三定”农户年均养殖分红分别达到1.2万元和1200元以上,确保了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群众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