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司法局创新“3+”工作法深化人民调解工作
华池县司法局全面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网络、队伍、机制建设,着力打造网络覆盖广泛、队伍能力突出、机制运转高效的人民调解工作格局。
“纵向+横向”构建覆盖无死角调解网络
纵向上加强各级调委会工作统筹,重点在调解业务指导、调解人员培训、重点案件攻坚等方面发力,促进全县人民调解工作协调有序开展;强化15个乡(镇)调委会的属地责任,确保在乡(镇)以下层面实现矛盾纠纷98%以上就地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发挥111个村、5个社区调委会的前哨末端作用,及时就地排查化解小微纠纷,向上预警转报可能升级的重大纠纷,让各类型矛盾纠纷都能从源头实现有序分流。横向上按照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分布特点,在公安局设立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调委会“拦截”交通事故纠纷,在医院设立调委会“拦截”医疗纠纷,在行业部门设立专业型调解组织“拦截”行业纠纷,在妇联设立调委会“拦截”婚姻家庭纠纷等,累计建成15个企事业调委会,8个行业专业调委会,实现对各行业领域矛盾纠纷的及时“拦截”化解。
“经验+专业”培养知识无盲区调解队伍
针对人民调解工作兼具群众性和专业性的特点,着力培养既经验丰富又专业突出的人民调解队伍。在调解员选择上,一方面建立村(社区)老书记、居家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等乡贤能人型调解员队伍,发挥他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重点开展邻里纠纷、家事纠纷等群众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另一方面建立老法官、老检察官、老公安等专业人士型调解员队伍,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投入交通事故纠纷、医疗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专业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时,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传帮带”“老带新”等“导师帮带”培训机制,助力新调解员快速掌握人民调解工作要领;实行每周一例会、每月一培训、每案一总结等业务培训工作机制,围绕征地拆迁、老人赡养、婚姻家庭等热点矛盾纠纷,通过交流研讨、以案释法等提高调解员实务能力;定期通过人民调解案件卷宗互查互评、研判指导、案例点评等方式,推动人民调解员不断探索人民调解新思路、新方法、新技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专兼职调解员1728余名,培育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甘肃省枫桥式人民调解员”各1名,年均开展各类人民调解工作培训30余场。
“联动+闭环”完善运转无梗阻调解机制
推动建立人民调解大工作格局,加强和法院、公安、信访、住建、人社等部门的工作联动,构建从“衔接、会办、化解、考核、回访”的全流程工作闭环。首先是完善“多调”衔接机制,分别建立诉调、公调、访调具体工作制度和实战工作阵地,推动诉调、公调、访调高效衔接。其次是完善“多方”会办机制,针对人民调解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对涉及专业性、政策性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出具权威意见,确保问题快速协调处置、有效化解。还要完善“多元”考核机制,对全县人民调解工作实行积分制考核,每月对案件调处数量、质量进行综合评定、量化评分,并根据上述考核结果落实办案补贴、评先评优,不断强化全县人民调解工作高效务实。最后是完善“多维”回头看机制,每周抽查部分人民调解结案案件,每月对全县人民调解案件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每季度组织人员对重点处置案件双方当事人进行回访,确保每件人民调解案件都能做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