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五项举措”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西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整合各方资源,建强志愿队伍,搭建服务平台,做实服务项目,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优化线上智慧平台。以“三级阵地”和“三级团队”为构架,分类细化志愿服务项目,借力数字化平台打造云端“互联”,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模式”,建成了集理论宣传、文化传播、志愿活动、定制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和“西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端调度中心”,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尖上的智慧化和便捷化,被《甘肃日报》《陇东报》先后专题报道。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实施“一所站一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孵化工程,在区级层面推动“新春关爱行”“端午公益行”“重阳孝善宴”“冬至暖心餐”等品牌常态开展的基础上,形成合水东路社区“青少儿之家”“阳光志愿行”,育才路社区“沁心书吧”“院院课堂”“敲敲门”,九龙南路社区“小青蛙孵化教育基地”“非遗文化进社区”,介子路社区“0+手工坊”,东大街社区“城市建设者驿站”,康寿路社区“家风家训展馆”,北大街社区“心怡咨询调解服务”,庆州西路社区“亲子共学课堂”等主题鲜明、各具亮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十五分钟文明实践圈”逐渐形成。
创新制作标识景观。在城区主次干道和人流密集场所制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关爱未成年人、移风易俗、市民素质提升为主题的景观小品79处,围绕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育才路社区、庆州西路社区、介子路社区、康寿路社区、北大街社区、李岭村等部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青少实训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制作醒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景观标识牌8处,市民群众反响良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宣传效应大大增强。
拓展用活各类阵地。把命名的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作为重要补充,并将全区道德讲堂、乡村复兴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阵地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根据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做到“一个中心、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结合乡村建设“1315”示范工程,积极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保障、送农资等系列利民惠民育民活动,组织相关专业志愿服务队把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苹果产业培育等政策和技术送到群众中去,做到精准对接、务实管用。依托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家风家训传承、移风易俗倡导等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好村镇”“孝善好家庭”“最美好乡贤”等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助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